论语与现代道德相悖的理论

麻烦《论语》中与现代文化.道德相悖或已经过时的理论。最好分析一下为什么,拜托!!!
啥意思?

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陶渊明

【内容提要】
本文用西方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解析陶渊明人格。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其行为处世最重要的三个境遇、五个场景入手,观察其人格之呈现,力图把精细的分析和严密的整合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与屈原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人格,必须重视。

【关键词】 陶渊明;人格;心理学;刚;达;真

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1】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地指向了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作为从西方心理学剔抉、引进的新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戏剧演员所戴的体现角色身份的面具。这个词根说明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外部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深藏不露的东西,二者冲突、交错,进而形成真实的个人。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讨,人格理论已沉淀出如下大致相同的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个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有特色的处世模式,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整体性。陈寅恪说:“古今论陶渊明文学者甚众,论其思想者较少。”【2】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3】

渊明作古已久,现代心理学行之有效的交谈法、投射法等不可能采用,因而,境遇法、自叙法、他叙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所谓境遇法,即把渊明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表现作简要勾勒,寻绎其人格侧面的蛛丝马迹。所谓自叙法,即从渊明对自我行为、心境的叙述(如诗、文)中抓握信息予以分析。所谓他叙法,即从他人对渊明的记载、评价中提取材料作为旁证予以分析。【4】这一切,又必须经由行为分析法和笔者的透视来串联。因为说到底,人格作为个体物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其内隐部分是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等来体现的。由于渊明的创作动机是“聊命故人书之”以“自娱”的,【5】并未想藏之名山或流传后世,其中所记载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相当可信,所以,自叙法尤应提到显要的地位。

渊明一生分为仕、隐两部分。仕任过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其余半生隐于田园。在自叙中,渊明没有半句提到上司,其厌恶上司、“不堪吏职”的程度,可谓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与上司的有关交往主要见于他叙,如颜延之《陶征士诔》、沈约、李延寿、房玄龄《隐逸传》和萧统《本传》等。【6】他叙中,正面言及出仕期间与上司交往的只有一处,众所周知,即,郡遣督邮至县,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辞职。【7】

与王弘之交往可分离为如下三件小事。笔者提请读者注意,在这种交往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渊明的态度。(1)会面前,王弘先请,渊明不往。接着王弘亲自登门,渊明称疾不见。最后王弘只好由庞通之(主簿)穿针引线,具酒肉于庐山半道候邀,渊明才“共饮酌”。返州路上,他们一人乘华轩,另一人(渊明)乘篮舆,然而后者言笑自若,不觉欣慕,也未感低贱。【8】(2)量鞋码,渊明“伸脚令度”。(3)尝九月九日无酒,适逢王弘派人送来,渊明“即便就酌”。据谱家考定,王弘在江州凡八、九年,但由上可见,双方交往的次数寥若晨星,而且渊明纯取守势,不卑不亢。为什么?估计有两个原因:一是渊明极度厌恶以隐求名者。因为第一次婉拒王弘后,他曾对不理解自己行为的人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哉?”【9】二是渊明时时刻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与官场中人始终是陌路人。王弘曾邀渊明饯客,渊明虽参与了但内心却独白道:“逝止判殊路”。据逯钦立,逝:仕者,指被饯者和在座的其他人;止:隐者,指孤独的自我。【10】

与檀道济的交往只有一件事:由造访,馈梁、肉,坚拒三个环节构成。渊明对檀的态度幡然迥异,没有了对王弘的温婉平和,相反以“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等冷谈的自嘲却之于千里之外。王、檀身份相同,都是州郡长官,都在渊明窘困中纡尊降贵,来周济他,为何渊明的态度判然有别?清人杨希闽解释说:“檀公仕宋,陶已心非之,特临州上官,不能明绝耳。又谓文明之世当仕,弥为乖谬,陶更不与辩,第曰志不及。迨遗梁肉,则麾之。”【11】

至此,不得不牵出渊明与颜延之的交往一并讨论。据《沈传》载,陶、颜交往有两次:一是颜在浔阳任刘柳后军功曹时,双方初识,以致“情款”。按,款,诚也。二是颜任始安郡守路过浔阳时,双方“日造饮”,临别时,颜“留二万钱”,陶却悉送酒家(做酒资)。必须指出,颜虽非渊明直接上司,但入宋后历任郡守、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御史中丞、封金紫光禄大夫,实属政界之上层人物,因而宜列入境遇A讨论。【12】研读渊明,笔者有一问题实萦绕于心,愿求教大方之家:颜、陶交往,除《沈传》外,并见《萧传》、《李传》,《颜诔》自身亦津津乐道,但奇怪的是,渊明自叙却无一字道及。为什么?原因很可能是,渊明与颜延之虽虚与委蛇,但心中可能瞧不起。这个问题若以陶王、陶檀的交往为参照系,并从心理动力学角度予以说明,也许更有说服力。

清人顾易说:“王弘钦迟(按即敬仰)公(按即渊明),则馈之酒而受,延之情款公,则馈之钱而受;至道济,则独麾梁肉。观道济所云,全非知己矣。所以姜桂之性,到老愈辣也。然于梁肉则麾之,而对道济之言则甚温和冲粹。孔子云:危行言逊。藉非涵养深,讵易臻此境地哉?”【13】此从渊明内在人格活动之微妙过程立论,独辟蹊径,甚确,但将王、颜都视作渊明知己,却没有证据,也没有说服力。在笔者看来,是否可将渊明与王、檀、颜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做如下清理:(1)王以敬仰之心主动与渊明交往,其志诚,其态恭,其行谨,渊明知非同道但不愿被看作狂傲,故淡淡相处。(2)檀也主动交往但实则居高临下,是政府官员的“作秀”行为,依渊明真率之秉性,何能忍受这种霸王式的教训,食嗟来之食?【14】这恐怕是渊明厌恶道济的主要原因。(3)颜、陶“情款”是颜为参军时,两人平等谦让,交往自由和谐,惺惺相惜(渊明也做过参军),自然话多。后来相遇,双方只是饮酒,沈、萧、李、房等数传均无“情款”之记载。是否酒席之间颜有自得之色,或言语不谐,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在渊明看来,颜赠金钱与王送酒米本质上并无区别,对前者既可随意“就酌”,对后者也就无妨“悉送酒家”了。

个中秘密还可从《颜诔》窥之。此诔有一细节发人深思,那是酒酣时由颜挑起的。颜说:“独正者危,至方则碍,真希望您能顺世随俗!”一听此言,渊明面容严肃。说:“肉体、荣名都归虚无,违众背俗、遭指责又有什么关系?”【15】这是颜的一厢追忆,但很可能是真的。可见,颜之劝谏亦似有怜悯、责备之意,与檀差不多相同,渊明实难首肯。依照渊明性格,没有坚拒、“麾之”就不错了。可见,陶、颜友情或过于王、檀,但并未达到钟子期俞伯牙的程度。另,据明人张溥所言,陶、颜的人格差异更巨。颜的“狂不可及”与陶相似,但其“玩世如阮籍,善对如乐广”之性格,其“历四主陪两王,浮沉上下,得功名寿考”,一直在仕路稳稳前行等经历【16】,显然与陶之淡泊自守相悖。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渊明自叙始终不及与颜交往的深层原因。

渊明交友状况尽见于自叙,表现为以“和、别、赠、答(酬)、示”等题目所做的诗。若参以沈、萧诸传,王、吴诸谱,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楚。这些人前前后后或做过邻居,或是乡人、周旋人。【17】按,乡人,即同乡之人。周旋人,即日常交际、应接之人。【18】至于那些事迹不详、只留下姓氏职务的郡县小吏,恐怕只是偶然认识的一些过客式朋友。据《萧传》载,渊明常有“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的聚会。据《房传》载,渊明亦有“酣醉便返”、“不识主人”的交往。这些过客式的朋友,可能就是在如此交往中认识的。

渊明与朋友交往之自叙,有一很大特点,就是末尾往往笔锋一转,落入“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的无言惆怅,或“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的绝望希冀,【20】从而引发失态般的孤独和难以排遣的伤感。为什么?笔者认为,这正是渊明诗文之魅力所在,亦是其心理底蕴泛出水面的痕迹,值得分析,以便对其人格构成的主要方面加深理解。渊明《与殷晋安别》道出个人隐衷:“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按:语,仕宦;默,归隐;自殊势,各不同;乖分,分离。可见,原来与境遇A相同,渊明在与朋友交往中,亦非常孤独。他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只是同伴并非知己,一旦面临歧路,必然分手。“杨公所叹,岂惟常悲?”甚至包括像庞参军那样“相识何必旧,倾盖定前言”的朋友,渊明仍无法从心底认同。“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一句自谦话把对方推得远远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理解渊明何以在诗文中经常于交往最欢洽时,突然会无端地出现“嘉游未斁,誓将离分”的苦恼,或发出“钟期难遇,慷慨独悲”的自我放逐令。渊明的伤感近似一种“怒其不争”的绝望,因其绝望更增加了自我孤独的深度。对此,宋人洪迈深有体会:“渊明诗文率皆纪实,虽寓兴花竹间亦然。《归去来辞》云:抚孤松而盘桓。其《饮酒》二十首中一篇云:青松在东园……独树众乃奇。所谓孤独者是已,此意盖以自况也。”【21】

由此可见,渊明虽有诸多朋友却竟无一个知音。既非知音,渊明之有礼貌地推拒或自我拉开适度距离,就顺理成章。渊明无意识深处并非只是为了划分豪猪式的界限,而是为了提升自我到一定高度,把对方的行为乃至彼我交往之行为,都当成对象(幻像)来欣赏,提醒自己与人不同,飞黄腾达非宏愿,忘怀得失乃本分,从而保持内在自我宁静澄明之境界。渊明自叙“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22】“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23】等,约略传达了上述题旨。

2.与乡党交往

乡党,《论语》篇名。朱熹注曰:父兄宗族之所在。【24】相传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春秋之后,此制乱坏,乡党泛指乡里。这里笔者借指乡邻,又特指参加农业劳动的人。

两个场景有相异点,前者是有人携酒来,后者是自己登门去;前者渊明经济状况难明,后者是穷困潦倒之时;前者婉拒再仕,后者深感彼恩。但亦有共同点:一对象都是田父,二场景都是饮酒,三气氛极为和谐,因而都道出了真心话。《韵语阳秋》曾将杜甫《遭田父泥饮》与此第一场景比较,说:“贤者豹隐墟落,故当和光同尘。……陶渊明、杜子美皆世伟人也。每田父索饮(按:理解有误,非索饮,乃请饮),必使毕其欢而后去。二公皆有位者也,于田父何拒焉?至于田父之说,则姑守陶之介,又何妨杜之通乎?”【25】此从陶、杜之大度,圆通立论,固无足言,尤指出两人与田父之融洽关系,诚可谓点铁成金之说。至于第二场景,后代文人也许羞于启齿,谱家大多也只记“此诗当作是年”等,但渊明本人却不在乎,反以“今我不述,后生何闻”的认真口吻详细写出,可见必寓深意。【26】对一般士大夫来说,乞食是羞耻的事情,但对渊明来说,无所谓。若参以同年挥斥檀道济梁、肉之事,渊明宁乞食田父也不要官员“作秀”式救济的人格侧面,便水落石出了。

渊明与乡邻之情谊明显在上司、朋友之上。原因可能在于:首先,渊明尊敬以劳作为生的人。他知道劳动生产的不易,认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并含蓄地批评过孔子鄙视樊须,批评过董仲舒不履田园的行为。【27】其次,乡邻朴素、实在的交往使渊明享受到温暖的人际关系。“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28】由于没有其他心不由衷的废话,因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朋友间的戒备防范全被清除掉了,人与人之间只剩下清纯的和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关系,这对于见惯篡、乱,倦于仕宦的渊明来说,该是何等舒心的事?最后,艰苦的生产活动劳累了肌肤却换得了心灵的相对宁静。渊明深深体会到“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的平静心境,【29】也获得了“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的欢乐【30】。由此可见,渊明在与乡邻的交往中才稍许卸掉了人格面具,那“觞酌失行次,一饮一陶然”,并与父老杂乱言而聊发少年狂的性格侧面,也才活脱脱地呈现出来。

渊明与长沙公乃一面之交。据自叙可知,此交极平淡。渊明以有礼貌的赞美“实宗之光”掩饰自己不想高攀的情愫,以客气的“款襟或辽,音问其先”结束了会面。渊明深知,双方身分、志趣悬隔,且“礼服遂悠”,“在长忘同”,因此,于“笑言未久”便“逝焉西东”之后,对方必将自己抛诸脑后。【31】因此,渊明觉得,这种交往不值得吹嘘,更不值得留恋。

据自叙,渊明与程氏妹同父不同母。与敬远“父则同生,母则从母”,是仅次于同胞的堂兄弟。仲德身份不详,估计与敬远差不多。【32】他们三人之间,可谓怡怡如也。渊明与程氏妹是“爰从靡识”到“抚髫相成”,都在互相爱护中长大。渊明与敬远,青少年时一起“绝粒委务,考磐山阴”,“晨采上药,夕闲素琴”。及渊明归隐,他们仍是”长愿携手,置彼众议”,每逢金秋,便“舫舟同济,三宿水滨,乐饮川界”。渊明与仲德,虽“礼服名群从”,但“恩爱若同生”。在相互交往间,他们也有许多共识。渊明说程氏妹“有德有操,靖恭鲜言,闻善则乐,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说敬远“有操有概,少思寡欲,后己先人,临财思惠”。这些品德不但被渊明所肯定,而且被赞赏。渊明称他们为“善者”、“仁者”,并呵天问地:善有善报,仁有仁寿,为什么唯独他们早夭?“彼苍何偏,而不斯报”?“如何斯言,徒能见欺”?进一步,渊明只能“感惟崩号,兴言泣血”,并“执笔涕盈”,呕出一掬真情之哭。

渊明是独子,茕茕孑立,无依无靠,却有五个儿子:俨、俟、份、佚、佟(小名舒、宣、雍、端、通)。这种独子身分在父子关系之间留下了较深印记。由于是独子,所以渊明切盼生子,并给予将要降临的小生命以美好的祝福。“三千之罪,无后为急”,“厉夜生子,遽而求火”是长子陶俨降生时年轻父亲急迫、惊喜心情的真实写照。“名汝曰俨,字汝求思”,“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则是渊明那海洋般深的父爱的殷殷期待。【33】隐居之后,个人生活日趋平淡,由于见惯了篡、乱,渊明当年对儿子的高度期待也慢慢地流水般地消逝,慈父胸怀逐渐化作宽厚、戏谑之柔情。

一副老顽童憨态跃然纸上。梁启超于此云:“诸子小名及年岁具列,绝佳史料也”。【34】笔者按,此更是渊明父子感情深厚了无隔阂的心理学材料。他们不是春秋时代晋献公与申生那种“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主奴关系,也不是曹雪芹笔下贾政与贾宝玉那种“猫与老鼠”的威慑关系,而是相互平等、自由。渊明不把儿子看成鞠之育之因而可以呵之斥之的私有物,也不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老太爷。耕作虽苦,但不影响其乐融融的父子亲情。“哈,你们这般小家伙,真没办法!我还是喝酒吧”。这才是此诗的弦外之音。顺便说一句,有人由此认为渊明五子皆傻瓜,实在令人发笑。

刚,即刚直不阿,不随流俗。这是渊明人格之一极。渊明一生都受刚所控制并时时在行为方式上予以体现。刚是导致他仕途舛错的心理病灶。亦是成就其“晋宋第一高人”的磨砺石。刚乃渊明本性,不由任何假借。他自称“性刚才拙,与物多舛”。【35】这里,“才拙”是谦词,“性刚”是实话。为什么?如前,渊明做州祭酒时“自解归”,做主簿“不就”,做镇军参军时想“终返班生庐”,做镇军参军时要“终怀在归舟”,乃至做彭泽令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以及在隐居后与王弘交往时的不动声色,与颜延之交往时的不蕴不火,对檀道济的推拒等,都是其潜在刚性的一种柔性显示。虽以退让方式表现出来,但背后所包含的强烈的鄙视、不合作的内容却有目共睹。也许渊明属牛,这种刚性的固执越发激励他成为处世的一贯性。渊明“自量为己”,心知“必贻俗患”,但仍不由自主要这样做,说明他是率性为之,是人格的真实流露。

洪迈说:“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瓶无储粟;其寒则短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36】推举渊明为“晋宋第一辈人”拿真率作基础,可谓有得之言,但仅把真率视作渊明擅长描述自我生活的准确自然,又显偏狭。还是苏轼说得好:“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37】以对待仕、隐之随便态度,来证实渊明之真率,已触摸到人格深层之秘,但仍未至。

依笔者之见。真率是渊明生存状态臻于化境的赤裸裸自我之表现。试言之。在司马氏倡名教而虚伪渗透了社会的每一个毛孔的时代,最令正直士人绝望的,显然是一个人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或选择)来成为想要成为的人,而不得不做一个并非自己的人。阮籍、嵇康的反常举动便是这种状况的悲惨写照。想想“文革”,我们也会有同感。至渊明时代,社会并没有任何改观反而变本加厉。象渊明那样把精神自由、自我选择当做最高价值的人,其苦恼可想而知。在仕途上,渊明无时无刻不感到自己只是顺应别人的需要而生存在世,只是按照别人指定他应该生活的那样去生活,按照别人指定他应该思维的那样去思维、去感受和行动,他感受不到一点自由,也根本没有什么自我。这是一种让人多么惶惑而又无可如何的悲哀啊!“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38】“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39】等,便是渊明人格挣扎的如实反映。要想回归自我,就必须放弃官场。“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40】“乃瞻衡宇,载欣载奔”,【41】又是渊明摆脱了官场的虚假生活,返还质朴生活的欢快情绪的流露。没有从真率天性中勃发之一念,一个人怎么会自我解职,安于贫穷?还有,“耕植不足以自给,……遂见用于小邑”,“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这些令人沮丧的无奈和心在田园的夙志,昭然若揭。与阮籍、嵇康相比,渊明之真率更坦然、从容,也更引人注目。徐骏《诗文轧范》说渊明诗淡泊渊永,高于流俗,乃“其情性然也”,很对。

达,即优游放达,不被物累。这是渊明人格的另一极。钟惺《古诗归.卷九》云:“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中一段忧勤讨出,不别作一副旷达语,所以为真旷达也。”在与上司、朋友交往中,渊明之达,体现为无可无不可。他不敬高官,不欺贫贱,不孤傲亦不自卑,适我者交往,不适我者婉拒,在保持人格独立的同时自由挥洒。与亲近之人交往,渊明之达,体现为真诚而随意。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其“欢乐”、“情欣”之本心不改。对于亲人,止于委命、顺变,对于儿子,止于随其自由。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渊明不把名利、财色放在心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2】是渊明的生活准则。颜延之对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表示由衷地赞赏:“人否其忧,子然其命,高蹈独善,无非适心。”【43】正因如此,渊明的人生境界才那样冲淡,那样祥和。在最艰难的日子,他仍可把旁人无法忍受的生存贫困状况化作哈哈一笑:“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44】甚至在死亡面前,渊明也没有丝毫胆怯。“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只是“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45】把旁人无法消除的死亡恐惧化作宁馨、静穆的审美观照。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Hugo)曾说,比大海大的是蓝天,比蓝天大的是人心。以此方渊明,实在妥帖。

小结:提纯描述与圆融分析

渊明人格之来源,有人以遗传解释。宋人王质云:“盖折翼之祥,发之旁派,传淡,传君父子,皆以隐德著称。侃女适孟嘉,嘉女适君父,是生君。其气所传,造化必有可言者。”【46】梁启超亦持此说:“侃之德业,世所熟知。先生述德,独诵美其高尚冲穆之气,得诸遗传者深远矣。其父则淡焉虚止,置兹愠喜,其外王父则如传中所云,故知先生之人格有所受之也。”【47】笔者按,说渊明人格受先祖之熏染是对的,但全归诸遗传,显误,因为生命科学至今未发现有隐逸基因。

太元14年,左卫领营将军许营上疏曰:

……今台府局吏,直卫武官及仆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无乡邑品第,皆得为郡守县令,或带职在内……临官领众,政教不均。【48】

隆安2年,桓玄也做过这样的事情:

(桓玄)又以前世皆有隐士,耻于己时独无,求得西朝(按,西晋)隐士安定皇甫谧六世孙希之,给其资用,使隐居山林,征为著作郎,使希之故辞不就,然后下诏旌礼,号曰高士,时人谓之“充隐”。【49】

这两则材料,充分说明了当时朝野之无耻、混乱。

在某些人看来,渊明人格中可能有消极成分,但在笔者看来,这种所谓的消极可能更多是一种抵抗,一种为了保持心灵纯净不受社会污染的没有办法的行为方式。试想,在一个政治专制和精神专制异常酷烈的社会,谁敢公开(积极)抵制来自各种层面的异化?你敢吗?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应该说,在渊明的人格行为中,那些貌似消极的行为(例如隐居、乞食),其实潜藏着的正是强烈的不合作精神。如果中华民族要想在经济腾飞同时还要文化腾飞,有旺盛生命力站在世界民族之林,就不得不建设民族的新人格。如果要建设新人格,就不得不发掘并发扬渊明人格中的刚、达、真成分,先使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注释:

【1】[梁]沈约《奏弹王源》:“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第180页。
【3】《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30页。
【4】关于这几种说法在文学研究中的详细使用状况,可参阅李珺平《创作动力学》,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章。
【5】参见陶渊明《饮酒.序》、《五柳先生传》。
【6】以下简称《颜诔》、《沈传》、《萧传》、《李传》、《房传》。由于《莲社高贤传》已被汤用彤先生证伪,故不取。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8章。
【7】此事见各传。督邮:汉设,魏晋沿袭。郡属官。掌举察属县官吏的功罪善恶,督治地方豪强奸恶,宣达教令兼案讯诸囚、捕亡等司法刑狱之事。由于有此特权,有些任督邮者便为非作歹,成为汉、魏、晋时代的恶官。人所共知,刘备、陶渊明都与之发生过冲突。
【8】华轩:卿大夫车也。见《左传》闵公2年杜预注。篮舆:类竹轿。
【9】[唐]房玄龄《晋书.隐逸传》。
【10】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页。
【11】[清]杨希闵《晋陶征士年谱》。
【12】陶、颜关系如何评价?笔者不想故作高论,只想提出问题,供同好者深思。
【13】[清]顾易《柳村谱陶》。
【14】参见《有会而作》:“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15】【43】[宋]颜延之《陶征士诔》。
【16】[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3页。
【17】 自叙《与殷晋安别》:“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答庞参军》:“自尔邻曲,冬春再交。”他叙《房传》:张常侍、羊长史、庞主簿等,皆是渊明之周旋人。
【18】参见《后汉书.贾逵传》:“信诚行乎州里,乡人有所斗争”。《晋书.殷浩传》:“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
【19】主簿:以钩籍簿书为职。魏晋以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中的重要僚佐,参与机要,总领府事。县令:县府最高长官。见邓德龙《中国历代官制》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199-200页。
【20】颖水滨,用许由不愿应尧之召任九州长,洗耳颖水之典,见[晋]皇甫谧《高士传》。
【21】【36】[宋]洪迈《容斋三笔.卷12》、《容斋随笔. 卷8》。
【22】【23】陶渊明《和郭主簿》。
【24】[宋]朱熹《论语. 乡党. 注》。
【25】转引自[宋]蔡正孙《诗林广记》,中华书局1982版,第5页。
【26】见陶渊明《有会而作. 序》。据王遥,此诗与《乞食》作与同年。
【27】陶渊明《劝农》。
【28】【39】【40】陶渊明《归园田居》。
【29】陶渊明《庚戍中于西田获早稻》。
【30】陶渊明《饮酒》之14。
【31】陶渊明《赠长沙公》。
【32】【34】【37】[清]梁启超《陶渊明年谱》。
【33】陶渊明《命子》。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后,多盛德。渊明希望儿子做此种人。
【35】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37】转引自[宋]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
【38】陶渊明《杂诗》之5。
【4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42】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4】陶渊明《有会而作》。
【45】陶渊明《挽歌诗》之3,之5。
【46】【52】[宋]王质《栗里谱》。
【48】【49】[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卷17》,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975页,第1999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有的人不要的东西,别人却当成宝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05
论语与现代文化相矛盾,或已不提倡的理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