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集中的LP,EP都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细碟(MCD/EP):小专辑,通常包含3-7首歌,时长约15-20分钟。这种专辑不如正式的大碟正式,但乐队有了几首成熟作品需要发布,又不够大碟的数量,就会发行细碟。细碟的价格介于单曲和大碟之间,有时乐队会在细碟上放置一些罕见的歌曲,如现场或翻唱版本,以增加吸引力。在胶木唱片时代,这种细碟称为EP,现在则称之为MCD。
SP EP LP唱盘与录音技术和唱片历史相关,无法简单解释。建议查阅相关书籍以了解唱片技术的问题。不过,现在的EP和Album已不再是密纹唱片时代的概念。Single依然被称为单曲,而EP大致等同于迷你碟。在密纹唱片时代,由于录音标准不同,转速不同,唱盘的音质也不同。45转的EP音质通常优于100/3转的LP。以前还有78转的SP,音质可能较差。密纹唱片时代,一张唱片一面只能录制一两首歌,因此标准播放时间较短的唱片被称为Single Playing,而现在很多单曲唱片都包含两首歌,这是因为密纹唱片时代一面一首的传统。
随着EP技术的发展,一张唱片正反面可以录制约三首歌,而LP则一面可录制五首歌,总时长约60分钟。唱片也逐渐成为标准录音设备,进入家庭。数码化后,黑胶唱片被CD取代,CD是一个压缩的概念,普通LP的8、90分钟录音时间可以压缩在CD盘的一面上。因此,无论是Single、EP还是LP,都变成了一张塑料片解决问题。所以,单曲和EP的概念从录音技术定义演变成了唱片经销定义。
日本和欧美的歌手通常会发行Single,如果销量好,就会继续制作更多。当时间差不多时,会将歌曲合在一起发行一张Album,如果歌曲不多,就发行EP。香港的唱片业以LP为主,通常没有单独发行的Single,但有小型EP和常见的LP、大碟。不过,现在很多EP也采用大盘发行,例如黎明的EP和张国荣的EP。香港的唱片流程是,先用单曲打榜,成绩好时,就会筹备整张大碟,同时用接力主打和第三主打派台宣传。容祖儿的第一张EP就是这样,五首歌全部打榜。新歌手或来不及筹备大碟时,会发行EP,这与概念专辑不同。有些乐评人将EP和概念专辑混淆,但实际上,EP因为歌曲少,商业性相对较少,整体结构明显,确实有一些概念专辑以EP形式存在。
香港对EP、LP和Single的区分有标准,但具体标准是由IFPI制定的,我记不太清楚。用大号唱片和小号唱片发行的不在此讨论范围内。即使是同样的大号唱片,少于6个曲目,总时长短于30分钟的都称为EP。如果总曲目少于4个,总时长少于15分钟的EP,则不被视为IFPI标准的唱片,为了达到这一点,很多公司都学会了凑曲目。我记得在叶佩雯的EP上,就曾经引起过争议。Single通常是两个曲目,总时长短于12分钟,但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所以,对于Faye的粉丝来说,涉及到她的一张专辑问题,"Eyes on Me"在日本版中,红豆这首歌其实是Bonus Track,第三个曲目是器乐版,因此是标准的Single。然而,在香港版中,红豆成为正式的曲目,总时长也足够,因此这张唱片就算做了E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