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吸湿水

吸湿水是土壤中固体颗粒表面分子直接由空气中吸取的水分而形成的一薄层水膜。它厚度和含量取决于空气中水汽饱和度。在绝对干燥的空气中,吸湿水含量很小,近似为零。在饱和水汽条件下,吸湿水达到最大值。吸湿水受到土壤固体颗粒巨大的吸附作用,因此吸湿水含量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溶质含量有关。由于吸湿水紧紧被束缚在土壤颗粒上,不能自由运动,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2、薄膜水

土壤颗粒吸附水汽分子达到最大吸湿量以后,土壤颗粒吸附更多液态水分,并使颗粒间水膜相互连接形成连续的水膜,这种包在吸湿水外部的水膜称为薄膜水。薄膜水吸附在吸湿水外部,受土壤颗粒吸附力较小,可以在膜间自由移动,并从水膜厚的地方向水膜薄的地方移动。薄膜水也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

3、毛管水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后,土壤水分继续增加并充填土壤的毛管孔隙,同时也保持在土壤的孔隙中,成为被毛管力所保持的土壤水分,并称之为毛管水。毛管水受力较小,具有较强自由移动能力,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同时具有溶解土壤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能力,因此也是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溶剂和载体。根据土壤水分与地下水的连接程度,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上升水和毛管悬着水。

当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可以通过毛管力的作用沿毛管上升到一定高度,这种土壤水分称为毛管上升水。毛管上升水是地下水对土壤水分补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地下水比较浅的情况下,通过毛管水升水作用,植物间接的吸收和利用地下水。若地下水埋深较大,地下水通过毛管作用无法升至地表,而降雨或灌溉后水分通过上层土壤向下渗漏,一部分水分在重力作用下从大孔隙运动到深层,而一部分水分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并呈现悬着状态,这部分水分称为毛管悬着水。

4、重力水

当土壤中的水分超过毛管力作用范围以后,多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沿土壤中大毛管而移动。这种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水分称为重力水。重力水具有液态水分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但由于受重力作用可以自由移动,不易保持在作物根区,因此大多数重力水没有机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扩展资料:

土壤水分常数:

1、吸湿系数:吸湿系数也称为最大吸湿量,是指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水分。

2、凋婆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由于此时土壤含水量处于不能补偿作物耗水量的水分状况,因此通常将其看成可利用水分的下限。

3、最大分子持水量:当薄膜水的膜达到最大厚度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一般土壤最大分子持水量为最大吸湿量的2-4倍。

4、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之为田间持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田间持水量是一定厚度土层接纳和保持灌溉水和雨水的最高水量,因此田间持水量是农田灌溉设计中确定灌水量的基本参数。一般认为田间持水量是饱和含水量的65%左右。它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质地愈重,田间持水量愈高。

5、毛管断裂含水量:由于作物吸收和土面蒸发,毛管悬着水不断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其连续状态发生断裂,从而停止毛管悬着水的运动。将毛管断裂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一般认为是水分对植物有效性的转折点,并将其作为灌溉的下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土壤水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