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查询记录多了有什么影响

征信查询记录多了有什么影响

若查询记录过多,确实会影响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用户的信用评定及放贷。
【拓展资料】
从去年年初央行正式提供第二代征信报告查询,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的通知》的相关部署,地方性金融机构应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实现二代数据报送。因此,近期多家银行频繁公告切换二代征信系统。随着二代征信系统的替换,征信的内容也更加的完善。
更新后的二代个人信用报告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概要、信贷交易信息、公共信息、本人声明、异议标注、查询记录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很多人对此有疑惑,查询记录为什么也要登记?难道说查询记录还能影响到贷款的审批?那征信查询是否真的有影响呢?
查询记录标识:
目前我国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本人查询、贷后管理、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担保资格审查、异议查询等,不同原因的征信查询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本人查询,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本人查询征信报告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柜台查询;二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在各银行网点布置的信用报告自助服务终端机查询;三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官网查询。本人查询一年可以免费查询两次,超过2次的要收取费用,每次10元。本人查询对于贷款申请不会造成影响,所以无需多虑。
在个人征询报告查询记录中最为普遍当属贷后管理,一般而言,按照银行规定,客户经理必须逐月(部分银行为三个月,各家银行规定略有出入)查询贷款人的征信报告以确认其资信情况,预防风险事件,一旦发现不良的倾向,可以及时退出,避免出现不良贷款。贷后管理查询算是中性查询,不好也不坏,一般来说,该查询记录不会影响到你的贷款。
信用卡审批及贷款审批按风险要素来说,这两者都算负面记录,一旦记录过于频繁确实有可能直接被拒贷,无法获得贷款。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短期内多次查询,证明你目前资金链状况不容乐观,到处在借款,而且考虑到更新的时间差,你目前的负债规模,可能远远不止征信报告上体现的负债情况;二是如果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查询记录频繁,但个人征信上却未体现任何的负债或者信用卡,那情况更糟糕,说明你已经被多个金融机构直接拒贷了,你的个人资质存在问题。所以这两个记录太过于频繁的话,确实有可能无法获得贷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