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型编码器如何接线,如何编程

如题所述

1.我们通常用的是增量型编码器,可将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结果。不同型号的旋转编码器,其输出脉冲的相数也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最简单的只有A相。
编码器有5条引线,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OC门输出型)。编码器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DC24V电源。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
”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Z相信号在编码器旋转一圈只有一个脉冲,通常用来做零点的依据,连接时要注意PLC输入的响应时间。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提高抗干扰性。
编码器-----------PLC
A,B,Z分别接入PLC的输入点(按速计数器HSC的规定)
24V------------
24V
COM--------------24V-----------COM
2.编程见《西门子S7-200·LOGO!·SITOP参考》V0.93版(更新版)中“功能、编程与调试”中的高速计数器(HSC)一章的说明及MICROWIN中的HSC的向导。《西门子S7-200·LOGO!·SITOP参考》V0.93版,下载:
http://www.ad.siemens.com.cn/download/searchResult.aspx?searchText=A013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6
A.B两相联接,用于正反向计数、判断正反向和测速
A、B、Z三相联接,用于带参考位修正的位置测量。
A、A-,B、B-,Z、Z-连接,由于带有对称负信号的连接,电流对于电缆贡献的电磁场为0,衰减最小,抗干扰最佳,可传输较远的距离。
Z每圈之产生一个脉冲,来确定零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