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分别是哪三个“不孝”?

如题所述

1.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是为一不孝。2.当父母亲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亲是二不孝3.孟子以为,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传宗接代是三不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5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首先说明哪三不孝。《孟子正义》中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翻译过来,就是说:第一点不孝,父母有错不能规劝反而只会顺从不敢违逆,以致父母最后错误严重,陷父母于不义;第二点不孝,家里贫穷父母老迈,为了照顾父母而放弃自己的前途;第三点不孝,就是不娶妻而无子嗣。
现在网上误解为不告而娶是无后为大,是错的,是理解错了孟子原文。
孟子原文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是说不告而娶,是无礼,但是因为无法告亲,耽误了娶妻,导致无后,是更大的不孝,所以这时候不告而娶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下一句说“君子以为犹告也”,表示理解这种权宜的做法。
汉代赵歧在孟子章指中说,“量其轻重,无后不可,是以大舜受尧二女”。这就理解的很明白了。
第2个回答  2020-06-17

首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中的“三”只是一个虚数而已,是“很多”的意思,并不是特指哪三件事情。而东汉时期的一位经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次注释了孟子所说的“三不孝”,即一味顺从父母,不供奉父母和不娶妻生子,具体分析如下:

一.孟子所说三不孝,并不是确切的数字“三”,是指没有尽到后辈本分的行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于《孟子·离娄上》,是孟子所说的一句话,它的后半句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整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表现,而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做到,作为后辈们应尽的本分。舜在没有告知父母便娶亲的行为,视为不孝,就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

其中的三不孝,孟子并没有在书中展开论述,因此不能具体解释为哪三不孝,泛指“很多”的意思。所以现代很多人所理解的,不孝的行为有三种,以不结婚生子为最不孝的含义,非孟子的原意,而是后人在研读其文学著作时,掺杂了自己的观点所形成,并广为流传。  

二.东汉经学家赵岐释义“三不孝”,并认为不结婚生子为最甚。

注释《孟子》这一著作,是经学家赵岐的主要成就,而“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这种解释,也正是从他这里开始流传下去的。在进行注释工作时,赵岐并不是通篇解释说明孟子的观点,而是将自己对不孝的理解写在孟子观点的下面。可能是后人误读误传这个原因,造成了世人的误解,或许他的本意只是发表个人意见,而不是故意曲解孟子的原意。

但是赵岐对于三不孝的理解,也算是符合当时的孝道文化思想。他为三孝做了具体的释义,不孝之一是盲目的顺从父母,即使父母犯了错误也不指出来,反而帮忙隐瞒或视而不见,让父母越陷越深,丧失道德底线,也就是陷父母于不义,不知道及时拯救父母的意思。

不孝之二是指家境贫寒时,子女很懒散,不愿意走仕途之路来赡养年事已高的父母。不孝之三是指到了年龄而不娶妻生子,断了家族的香火。且他还认为这三不孝中,第三种不结婚不愿传承香火的行为,是最不孝的。

三.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认为不孝分五种情况。

有关于不孝的行为有哪些,孟子在后来的著作中也有所阐释,据书中记载,他将不孝的情况主要判定为五种。其一是子女懒惰不供养父母,也就是寄生虫啃老族。其二是嗜酒好赌,不仅消耗父母钱财,还不赡养父母。

其三是特别爱财,甚至舍不得用在父母身上。其四是喜欢享乐,很放松不羁,损害父母颜面,让他们蒙羞。其五是子女不安分,总是惹是生非而牵连到父母。从这些观点来看,孟子并没有提及不结婚和不生子就是不孝的行为。

总之,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孟子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赵岐的想法是明显不同的。孟子说的三不孝,泛指很多不孝的行为,而赵岐则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是哪三种不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31

其实在孟子的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指出其他的“三不孝”具体有什么。在古言里,“三”可以是一个确切的数字,也可以是模糊的代称,指“许多”的意思。因此孟子的原意可能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最严重的不孝就是‘无后’。”

这里有趣的是,“无后”不一定是大众所以为的那个意思。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无后”指的就是“没有后代”,而结合我们重视家族延续的社会观念,这一理解也就变得理所应当的。但若结合上文,这个“无后”还有另一种解释。

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舜没有通知自己的父母,就娶了妻子,仿佛父母是不存在一样,这就是“无后”。父母的后代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忽视父母的存在,这是不孝中的不孝。

而孟子除了在这句话中提到“不孝”的观点,还在《离娄章句下》里表明了有“五不孝”。分别是懒惰,赌博好酒,贪图钱财、娶了老婆忘了娘,放纵自己以及凶猛好斗,都是对父母生活的不管不顾。

如果“无后为大”指的是没有后代,那在“五不孝”中其实应该也有提及。但若表示的是没有尽到孩子的义务,那其实这五点每一点都沾边。

所以说,对于这句话的曲解可能太过于泛滥。如果能从两方面去看待,会客观很多。以后如果还有人拿着“无后为大”来教训,就可以反驳回去了。

看来孟子还是比较理性的,毕竟有没有后代这一点,有时候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更何况到了现在,社会压力变大,人们忙于生活,疲惫奔波,自顾不暇,根本不敢有小孩。“无后”也就渐渐成为了社会性问题,跟孝不孝顺关系不太大。

第4个回答  2020-06-01
“不孝”有三:其一是没有可继承自己事业的人。其二是没有尊敬自己的师长,亲朋。其三是没有没有尊重自己的事业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