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分析人的心理发展有几方面的特点

如题所述

1、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由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
2、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即整个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个别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如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3、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下一阶段。
4、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它们达到成熟的时期也各不相同。如感知觉、机械记忆等早在少年期之前就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则需至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5、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儿童知觉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而记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知觉的发展。知觉为思维提供具体的直观材料,这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而思维的发展又完善了知觉,使之成为有目的的观察。
6、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由于人们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尽相同,遗传素质也有差异,所从事的活动也不一样,心理发展的速度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造成了同一年龄阶段上的不同儿童在心理上的差异。
延伸: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1)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的顺序的。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照“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而儿童的思维总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他们的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

(2)在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如儿童期(6、7岁到11、12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到了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做支持;而到了青年初期(14、15岁到17、18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理想,关心未来的职业。

(3)在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而有的儿童则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正如人们常说的,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儿童的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是晚长;有的儿童在8岁的时候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能够接受中学教育,而有的儿童的抽象思维到十四五岁时,才有显著的发展。

(4)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身心的各方面在不同时期成熟的程度不平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也不平衡。如机体的各组成部分不是匀速发展的,通常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最后成熟;从速度上看,出生最初几年与青春期是两个发展的加速期,尤其在达到成熟状态方面,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而且有关研究显示思维、记忆、想象等也都存在发展的关键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