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乖巧懂事?

如题所述

童年时期是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天真烂漫,没有烦恼。

可有这么一类孩子并不是那么听话,他们就是让人谈之色变的“熊孩子”,搞破坏、恶作剧、无理取闹等等,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

与熊孩子相反的孩子是乖孩子。

乖孩子的懂事与熊孩子的闹腾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熊孩子是让人心累,那么乖孩子就让人心疼。

他们通常性格温和,心思细腻,善于倾听,比较爱考虑他人的感受。



婴儿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成长,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同,孩子以后就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乖巧懂事,不给自己制造麻烦,而孩子做到了,不争不抢,不哭不闹。

但是这样的“懂事”真的好么?其实乖孩子长大并不快乐,还可能会形成一些性格缺陷。



1、习惯讨好,没有主见

太过懂事的孩子,会看人脸色,不做让别人不高兴的事,慢慢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小时候他们就表现出乖巧懂事,很少任性,十分听话,父母说什么做什么。

他们其实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小想法,但是害怕说出来会让父母生气,所以不敢表露。

于是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一味地讨好别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拒绝别人,即使会因此给自己带来麻烦。

他们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但是自己有困难,却难以向他人开口,生怕麻烦别人。

因为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导致他们做事畏手畏脚,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想法,怕不被接纳而忽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听从他人,被随意摆布。


2、敏感自卑,内向压抑

因为父母的忽视、过分苛责或者家庭环境不和谐等因素,会导致孩子过分懂事,这种懂事的背后是敏感自卑。

我们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很多父母要么忙着工作,忽视孩子;

要么整天因为琐事争吵,不顾孩子在场;

要么就是对孩子特别严厉,每一件事都要求做好……

其实孩子对父母和家庭氛围的变化格外敏感。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父母不断争吵、关系紧张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会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许而迎合父母的期待,会因为想要改善家庭关系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变得乖巧。

他们因此变得缺乏自信,感到自卑,压抑内心的想法和情绪,不敢表现出来。如果内心想法与表面的乖巧相矛盾,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缺乏边界感

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总是在为别人考虑,他们会去担心父母的情绪而去承担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

比如父母吵架不做饭,孩子们不仅因为家庭氛围的变化而战战兢兢,还要饿肚子,这时候家里的老大就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做饭洗衣,为父母和弟弟妹妹的生活担心。

长大后的他们变得缺乏边界感,对自己考虑很少,往往很难拒绝家庭以及其人的需求。



孩子是非常纯真可爱的,懂事不该成为他们唯一的“标签”。希望父母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对孩子有耐心

1、孩子都会犯错误
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误,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犯错的过程,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就像节目里的心儿妈妈,从来没有凶过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总是温温柔柔的,把头发盘起来,不施粉黛,做什么事情都温温柔柔的,想要孩子变得懂事,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
2、教育孩子的过程要有耐心
很多父母都是爆脾气,他们遇到事情会特别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其实父母是孩子的样本,如果父母脾气太过于暴躁,那么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来做事情。在暴躁的环境下,孩子要么会成长的特别暴躁,学着父母的为人处事方式,这样跟同学来交往,或者是孩子会变得特别懦弱,唯唯诺诺做事,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不论哪一种,都不会教育出来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所以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耐心,一定要给孩子耐心。
02

给孩子陪伴

1、陪孩子一起看电视
节目里,心儿妈妈经常会抱着心儿一起看电视,心儿会手舞足蹈地喊着“拔萝卜”。正是因为妈妈的这份陪伴,孩子才会成长为懂事乖巧的孩子。现在社会压力如此大,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匆匆忙忙的,每个家长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一条起跑线,于是努力赚钱,努力养家,希望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有些时候,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在工作之余,不妨多陪陪孩子,不要一直玩手机,不要一直忽略孩子,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成长,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另外。陪伴的过程中要注意专心,不要是孩子在看电视,你自己在看手机。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陪看。
2、一起玩游戏
在生活总要陪着孩子一起玩游戏。在陪伴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仅能够给孩子很好的陪伴,给孩子爱的感觉,还能够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不要觉得孩子的游戏幼稚,就懒得搭理孩子,孩子是你自己的,每个人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要给孩子耐心,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成长。另外,如果学校里有什么亲子活动,一定要带着孩子参加,不要让孩子养成自卑的心理,别人都有家长陪伴,而自己什么也没有,这样的孩子是敏感的,他的懂事乖巧会让他不合适的成长。
03

让孩子感受你对他的爱

1、告诉孩子你爱他
现在的环境之下,很多孩子都是缺爱的,然而家长可能属于老一辈的思想,他们很难把爱说出口,这就造成了孩子缺爱,家长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情况。所以想要教育出来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你就要告诉孩子你对他的爱意。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你可以不要过于责备孩子,要告诉孩子“我爱你,但是我不希望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知道他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既然给了孩子安全感,又能够让孩子纠正错误,一句话能够实现两个事情,所以家长们不要吝啬表达自己爱意,不要觉得难以说出口,要给孩子表达的时候,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意。

2、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
在节目中,馨儿妈妈出差把心儿给哥哥照顾,等到她回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孩子有没有受委屈,给孩子给馨儿和哥哥一个亲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一定会变得温柔懂事,因为妈妈给了她无限的爱。所以在生活中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出你对孩子的爱,所以孩子也会学着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一个充满爱的孩子,他是会乖巧懂事的,一个浑身充满了暴力的孩子,你不要指望他能做出什么乖巧懂事的样子。所以父母是孩子的标杆,父母要做到对孩子的照顾。

04

平等的对待孩子

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一个方面,孩子是一个平等的人,所以不要觉得孩子是你生的,你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渴望能够被平等对待。另外一个方面,在一些家庭之中,如果有两个孩子,家长往往会偏向于最小的那一个,什么都会让着最小的那一个,但是这样的环境下,就会让比较大的那个孩子缺少父母的爱。他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就造成了孤僻的性格,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是不能够成长为一个懂事乖巧的人的。

结语:每个位家长都喜欢懂事乖巧的孩子,人们见到了心儿都会觉得特别羡慕,但是他们往往忘了,教育孩子是他们的责任。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变得特别调皮捣蛋,没有人生下来就孤僻偏冷,所以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问题,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是父母应该来做的。不要责怪孩子不懂事,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合适。要给孩子爱,让他生活在一个被爱的环境里,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成为一个懂事的人。愿每一位父母的付出都能够有回报,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变得懂事乖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2
重庆儿童心理咨询:乖孩子
其实,家长们对于孩子乖不乖,有他们自己的一个标准,总觉得孩子听话就是好的。然而,当孩子习惯于听话后,就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了。重庆心理医生品牌寸草心提示他们内心却又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出来,通常表现为厌学,不与同学交往等。

平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休息时间只是自己看书、看电视、很少说话,也很少提到学校的活动和同学,那就有可能是过于内向,需要及时咨询。

据统某心理咨询中心假期接待的学生比往常多出20%左右,多为中小学生。其中,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的80%是因为学习问题,其中内向的孩子占70%—80%。

内向的孩子一般习惯听家长的话,习惯了服从,而家长会因此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因素。在来咨询的孩子当中,绝大部分性格障碍已经形成,这与家长一味地只看重学习,不重视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养有着密切关系。

最后,建议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一味追求孩子的考试成绩,还要教他们如何与同学、老师、长辈相处。要知道,孩子是人,不是学习的机器,有时间的话多与孩子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还要留意孩子在学习、爱好和情绪上的变化。另外,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提醒对于内向、孤僻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他的人际交往情况。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改善孩子的性格缺点,所以要多鼓励他们与同学、伙伴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