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考公期间每天保持十个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

如题所述

咱就说,考公务员靠的真的就是刷题呀,过来人的经验都是每天10几个小时学习,而且这10个小时是需要高效、专注的学习状态,毕竟70分有70分的学习状态,80分有80分的学习状态,如何每天保持十个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呢?

一、每天的复习计划。

一定要带着计划,严格执行。一方面能推动自己加快进度,另一方面也能缓解焦虑。

我当时每天学习时间是早上1小时,上午 4小时,下午3个小时,晚上再学3小时,具体的复习时间表如下:

★早上:6:30~7:30 (1小时)

★上午:8:00~12:00(4小时)

★下午:14:00~17:00(3小时)

★晚上:19:00~22:00(3小时)

二、以真题引导背书。

一方面,为了提取记忆。脱离考试的背书,即使再流畅也很可能只是假象,只有通过真题来让你的知识和考试成功对接,才能真正提取出大脑里的记忆。

另一方面,能够加深理解。这个时候再背知识点,背的同时你的大脑会立马跳出该知识点的应用场景,且能够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成功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

三、背书累了可以默写,边写边背,以默写带背。

这是一个学姐推荐的记忆方法,每天拿着铅笔默写,这的能加深记忆,尤其对精神不够集中的时候,对避免走神有奇效!强推!!

四、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不要以为运动会耽误学习,占用时间。相反,运动后的你大脑思路异常清晰,整个人状态提升了,焦虑感早已一扫而空。内生动力足了,坚持自然不在话下。


整体的复习计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打基础阶段:分模块听视频学习并刷题。行测我是从资料和数量开始听,资料是下功夫就能💯的模块,数量是比较难且耗时的模块。

第二阶段提高:再刷一遍名师课程,这时候刷题的时候可以各种题型一起刷了。

第三阶段真题+模考:主要是培养考试思维和做题手感,这一阶段的错题整理也很重要。我把常识和时政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因为需要记忆背诵。

行测的复习方法:

行测复习,方法比时间更重要!选词填空、常识判断、数学计算短时间提升很难,而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定义判断等等复习成效更大.如果复习平均用力,往往得不偿失。

行测做题时间安排:

常识(20题,参考时间:5-8分钟)

言语(40题,参考时间:30-35分钟)

判断(40题,参考时间:32-35分钟)

资料(20题,参考时间:25-28分钟)

数量(剩多长时间就做多长时间)

涂卡(135题大概要用8分钟涂完)

各个模块如何复习:

1、言语不要太纠结,重点是要有自己的做题体系,然后就疯狂刷题找语感。

2、数量的重点在工程问题、最值问题、牛吃草、和差倍比、鸡兔同笼、溶液问题、规律周期问题(年龄、钟表)。别和特难题较劲。

3、资料分析提分很容易,熟记那几个公式(基期、现期、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猿小七笔试课最好用的速算技巧大致有两个方向(百分发和分数法),别记太多花里胡哨的考试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

申论的复习技巧:

1、精做真题,培养能力

建议只做真题,注精而不贪多,一是因为历年国考及省考的真题足够做,二是做真题能更好掌握正规考试的材料逻辑和考察思维。

我的做题步骤大概是:判断基本题型——分析出题意图——结合思维导图——锁定大致方向——仔细阅读材料——归纳整理答案。

2、学会总结,勤于动笔

每做一道题,一定把这道题吃透,不能是你“觉得”会了就算会了。要逐字逐句的研究,在题干任务的引领下,分析好说的是什么要素,并且把它们标注好,这样做其实方便我们做小题的时候归纳,大作文论证的时候也可以找到相关内容。

3、积累素材,厚积薄发

申论不是靠背诵能的高分的,但是,日常做一些积累,掌握当前热点和主流动态还是有必要的。

例如: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学习强国、新闻1+1、中国新闻网这几款软件或网站,他们每天都会推送一些热点时评,也会对社会事件进行报道、分析,关键还有很多好句子、好文章,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申论冲刺高分时可以用到的干货。

“背诵”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定要用”,而是理解着去记忆,积累的过程一定对思维表达有潜移默化的提升,厚积而薄发。


考公务员到底要不要报班?

我个人觉得报个班还是很有必要的,自己一个人啃书、复习、刷题,真的是太难了。特别是还有一些边打工边考公的,每天都心力交瘁,真的一整个no!

1、内容多,根本抓不住重点

2、理不清思路、方向,题目越做越乱

3、这样的自学、盲目备考只会离上岸越走越远!

过来人苦口婆心的劝你:

1、先准备好一个考公的心态!

2、准备好后,就去找个【靠谱的网课】打基础、啃老师圈出来重点!

3、跟着那种好的网课学习,真的能够帮你【搭建做题思维】,掌握了做题重点技巧,考试的时候才会【快狠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