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水体配置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1.湖

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如杭州西湖、南京的玄武湖、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济南的大明湖等。

杭州西湖,经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吟咏之后,另有“西子湖”之美称。西湖之美,固然在于自然的山水,而西湖沿岸植物在形态和色彩上的四季变化,把西湖装点得更有生气,增加了赏景的意味。早春,孤山的梅花,成片开放,白堤、苏堤和柳浪闻莺沿岸的“一株杨柳一株桃”,体现了历史上西湖植物配置传统的意境,特别是垂柳、水杉和悬铃木的叶色,被春风吹湿了西湖沿岸,使西湖显得更加生气勃勃,春意盎然。西湖环湖的秋色是以悬铃木的黄色、夕照山的红叶林与三潭印月和曲院风荷一带的水杉形成的。特别是宝石山下的一层橙黄色的悬铃木行道树,好象一条锦带,紧系在以保俶塔为主景的锦袍上一样,周围还有枫香、无患子、槭树及香樟等组成的红、黄、绿色,色彩十分丰富。

华南植物园内湖岸有几处很优美的植物景观,以群植的方式形成大片的落羽松林、假槟榔林、散尾葵群,颇具热带园林风光。

2.池

在较小的园林中,水体常以池的形式出现。为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增加层次。如苏州网师园中部的池水面积为410平方米,水面不大,但相对集中,作成近乎方形的池,仅于池的东南、西北收成两条小溪。这小溪似乎展示了池水的来龙去脉,但更重要的是起了尺度的对比作用。同时在那涓涓细流上,又架起尺度极小的舞台布景式小桥,作为陪衬,反衬出池水的空阔。池边植以柳、碧桃、玉兰、黑松、白皮松等,疏密有致。池边一株苍劲古拙的黑松,树冠及虬枝探向水面,倒影生动,颇具画意。在叠石驳岸上配植了络石、薜荔、紫藤、南迎春、地锦等植物,使池岸富有野趣。

网师园正中的这泓池水可算是既简单又绝妙的构思,亭、廊、轩、楼绕其周围布置,山石花木沿池周边安插,使它成为一片明镜,映照着天光、云影。

杭州植物园的某一水池,池形自然,岸边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如香樟、紫楠、枫杨等,没有五颜六色的花木,池岸为草皮土驳岸,一泓水池,倒景摇曳,却也显出大自然的朴素和宁静。

杭州黄龙洞主景区水池,面积仅415平方米,但池岸边与水面高差有1.5米,驳岸为黄石堆叠,并以薜荔、络石、蔷薇等藤蔓植物铺满,岸边种杜鹃、南天竹、山茶、桃叶珊瑚、棕榈以及香樟、枫杨、广玉兰、沙朴厖等观赏乔灌木。

杭州岳坟精忠园内有一月形荷池,池边的云南黄馨将规则的池岸遮隐了大半,岸上植紫薇、马褂木、山茶、沿阶草等植物,给人以清幽恬静的感觉。

3.溪、涧与峡

《画论》中曰:“山谷中水曰溪,山夹水曰涧”。

由山间至山麓,集山水而下,至平地时汇聚了许多条溪、涧的水量而形成河流。一般溪浅而阔,涧狭而深。

溪涧与峡谷最能体现出山林野趣,自然界中溪涧很多。如浙江临安市顺溪镇顺溪村外小溪,溪边的五节芒及水杨梅等植物自由散落。在园林中如有条件时,可设溪涧。如杭州玉泉溪位于玉泉观鱼东侧,为一条人工开凿的弯曲小溪涧,引玉泉水东流入植物园的山水园,溪长60余米,宽仅1米左右,两旁散植樱花、玉兰、女贞、黄馨、杜鹃、贴梗海棠等花草树木,溪边砌以湖石,铺以草皮,溪流从矮树丛中涓涓流出,每到春季,花影婆娑,成为一条婉丽的花溪。

杭州“九溪十八涧”,长达6公里的山道,蜿蜒曲折,两旁峰峦起伏,郁郁葱葱,峰迥路转,溪水淙淙。溪旁的植物有枫杨、香樟、马尾松及其他杂木,坡上为茶叶,山上为自然的次生林,溪边水草丰盈。溪流中置以步石,也有砥石使溪水抨击发出铿锵之声,正如清代俞樾所描述的“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完全呈现出一派自然朴实的溪谷风光。

在杭州风景区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溪涧,两旁不多种植物,只有数株粗犷的大乔木,如枫杨等遮阳,溪水缓缓流过,两岸配置卵石,供人们临溪歇息,洗手濯足,形成一种幽静、朴素自然的清凉之境,引人入胜。如法云弄溪流。

另如,北京颐和园中谐趣园的玉琴峡长近20米,宽1米左右,两岸巨石夹峙,其间植有数株挺拔的乔木,岸边岩石缝隙间长有荆条、酸枣、蛇葡萄等藤灌,形成了一种朴素自然的山林环境。峡口配植紫藤、竹丛,颇具江南水乡情调。

4.泉

由于泉水喷吐跳跃,吸引人们的视线,因此在园林中可作为景点的主题。如在泉旁配植一些合适的植物加以烘托,陪衬,则更能显出泉水的活泼动感。山东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可以说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趵突泉、珍珠泉等名泉的水底摇曳着晶莹碧绿的各种水草,更显泉水清澈。

以泉水涌出而形成的泉池在杭州亦为常见。其植物配置形式也因池而异。规则式方形泉池多与寺庙建筑结合,池旁一般不种树,也有在池的一角种一树丛。如改建后的玉泉池。

与建筑结合的园林中,也有创造自然山林意境的人工泉池。如西泠印社的印泉,为一人工开凿而成的泉池,面积仅1平方米,池深不到1米,位于去山顶的交叉路口处,池北为石壁,上刻“印泉”二字。池边砌石夹以书带草,池旁种有一丛慈竹、棕榈,显得简洁雅静。再如孤山顶的闲泉,泉呈S形,池边自由种植络石、黄杨、南天竹等植物,自然雅致。

5.河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直接运用河的形成不多。而在西欧各国一些古典规则式园林中,常有规则式的运河,两岸植以高大的乔木。如法国凡尔赛宫中的水渠呈十字相交。欲使庭园看起来更加宽阔,最有效的手段非水渠莫属,不仅如此,水渠还为当时的贵族们提供了游乐场所。他们在其中一边乘船游玩,一边在船上演奏所谓的水上音乐,每当此时,流水往往使音乐之声更加婉转动听。在荷兰的庭园中,水渠的利用也是十分流行的。

北京颐和园的后湖,其实是沿山的北麓开凿出来的一条河道,全长约1000米。它的北岸紧逼北宫墙,地势局促。以挖河的土方沿北岸堆叠为岗阜起伏的土山,把宫墙掩蔽住,一眼望去,除青山之外,似乎还有无限的空间。这些岗阜的走势又与南岸的天然坡脚呼应起来,从水面上看出去,颇有“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意趣。更为巧妙的是利用峡口、石矶把河道障隔成六个段落,每段水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却略近于湖泊的比例,形成一串具有各种景观特色的小湖面。经过这种分段收束、化河为湖的精心加工之后,漫长的河身得以免于僵直单调的感觉,增加了开合变化的趣味。两岸桃柳掩映中露出一座半座的临水码头或建筑物,有着非常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园林中的河流按功能要求可分为通航的与观赏的,按其形式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河流两岸植以枝条柔软的树木,如垂柳、榆树、乌桕、朴树、枫杨、火炬树等;或植灌木,如迎春、连翘、六月雪、紫薇、珍珠梅等使枝条披斜低垂水面,缀以花草;亦可沿岸种植同一树种。

6.堤、岛

水体中设置的堤、桥、岛屿,常常作为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题材和手段。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可增添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由于四季植物的季相变化使得水面空间富有色彩。

(1)堤堤可将较大的水面分隔成不同景色的水区,又能作为通道。园林中多为直堤,曲堤较少。用堤划分空间,需在堤上植树,以增加分隔的效果。长堤上植物花叶的色彩,水平与垂直的线条,能使景色产生连续的韵律。

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上栽植着大量的树木花草,成为西湖水面上两道绿色的“浮廊”,把西湖划分为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五个湖面。湖中的孤山、三潭印月、院公墩等岛屿,更能将湖面划分为富有不同情趣的水面空间。寒冬一过,苏堤仿佛是一株报春花,宣告西湖春天的来临。晴天,风抖柳丝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而那间隔在柳树间的红白碧桃,却喷红吐翠,灼灼闹春。雨天,苏堤景色更为奇妙诱人。万树绿柳在风雨中缥缈隐现。三面群山经春雨梳洗,分外青葱翠绿。长堤六桥隐现于薄霭微云之间,这种水被云吞、山水相连的景色,确是一幅极妙的“六桥烟柳”水墨图。

广州流花湖公园湖堤两旁,各植二排蒲葵,由于水中反射光强及蒲葵的趋光性,导致朝向水面倾斜生长,颇具动势。

另外,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都有堤的设置,且都是仿自杭州西湖的苏堤景观。

(2)岛岛是三面或四面环水的团形陆地,其中大者往往被称为洲。岛的类型众多,大小各异。有山岛、平岛、岛群、礁等。岛在园林中可以划分水面空间,使水面形成几种情趣的水域。水面仍有连续感,但能增加风景的层次。尤其在较大的水面中,可以打破水面的单调感。岛在水中,四周有开旷的环境,故既是欣赏四周风景的眺望点,又是被四周所眺望的景点,还可以在水面起障景的作用。岛屿还能增加园林活动的内容,活跃气氛。如北京颐和园春亭小岛图13。

图13北京颐和园风景

半岛在植物配置时除考虑观景需要外,还应考虑导游路线,不能有碍交通。湖中岛要求四面有景可赏,植物配置密度较大。

杭州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是湖岛的绝例。全岛面积7万平方米,南北以曲桥相接,东西以土堤相连,岛内湖隔成四口湖塘,全岛围以环形堤埂,从高空俯瞰,形似一个绿色的“田”字,呈现“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景色。

三潭印月小瀛洲的植物配置疏密相间,多样统一。全岛以春秋景为主,兼顾四季;乔木为主体,辅以灌木、地被植物;以大叶柳、香樟和桂花为骨干树种,突出中轴线上的观花和观叶植物。在瀛洲南,多植突出秋景的桂花、紫薇、红枫,以结合三潭印月景观。在北码头西侧,铺设草坪,丛植茶花,为游人休憩之所。曲桥西侧湖面,种大片荷花,桥畔种睡莲,呈现层次高低,疏密多变。在人流集中的中心岛上,以春秋景为主,用植物来分隔空间,形成安逸宁静的环境。倒影是造景的又一手法,站在岛西观望,东北面的楼台亭阁、曲桥假山和绿树粉墙,与蓝天白云一起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景画。每到傍晚时分,从东往西望,西边的堤岸和树木被强烈的逆光反射至水面,映出清楚的轮廓线,具有剪影画的意味。若在枝干斜向水面的大叶柳下,观鼎立湖面的三塔风姿,又恍若进入“山光静对烟波际,塔影清函水月间”的意境。

北京颐和园春亭小岛上栽植柳树和桃树,桃柳报春信,点出知春之意。

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面积5.9公顷,孤悬水面东南隅。古人以“堆云”、“叠翠”来概括琼华岛的景色。其中“叠翠”就是形容岛上青翠欲滴的古松柏犹如珠玑翡翠的汇积。全岛植物种类丰富,环岛以柳为主,间植刺槐、侧柏、合欢、紫藤等植物。四季常青的松柏不但将岛上的亭、台、楼、阁掩映其间,并以其浓重的色彩烘托出岛顶白塔的洁白。

7.水边

紧靠水边的植物配置,是水面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的艺术构图对水面空间景观起着主要的作用,它必须建立在选择耐水湿的植物材料和符合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美学的配置形式,方得以成功。

(1)水边植物配置艺术构图

①林冠线。植物配置不仅产生郁密的绿色屏障,而且产生高低起伏的林冠线和争相斗艳的丰富色谱。植物配置时要充分发挥这些艺术因素的感染力。

各类植物的不同形体组成风格各异的林冠线,或圆孤柔和,或尖耸挺直,运用这些线条既要考虑整个园林的风格,又要斟酌景区环境的特色,在贴切与谐和中创造出深奥的意境。如杭州西湖阮公墩上香樟的大圆弧与垂柳的小圆弧共同协奏出一曲优美的乐章。南京药物园池边的水杉,林冠线尖挺直立,与现代公园的环境也很协调图14。

图14南京药物园风景

②透景线。水边的植物并非一味地浓密郁闭,而应遵循“嘉则收之,俗则摒之”的原则,可人的风景要通过疏朗的植物间隙透逸出来。这时树木便起到框景的作用,使被透的景色和观赏者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如杭州西湖臼堤上的桃柳相间成景,但不拥塞,在间隙中能观赏两边碧波上的游船和对岸的景色。

③色彩构图。色彩靠相互对比烘托才显艳丽丰富。由于水色清碧偏绿,与绿色植物同为绿色系列,所以要用其他色彩丰富的植物来点缀美化。如杭州花港观鱼园内水池岸边的千屈菜,盛夏花开,串串紫花溶漾湖中,与游鱼相映成趣。再如苏州艺圃池边布植石榴、红枫、银杏、一串红等。秋天,色彩纷呈,倒影池中,丰富和谐。其他植物如紫薇、枇杷、樱花、海棠、茶花、棣棠等,都宜植于岸边。

由于水平面平直,“文如看山不宜平”,植物配置同样在平面和立面上都应有远近高低等错落变化。苏州天平山湖岸高耸的枫香,横出的乌桕,或疏密有致,或远近变化,丰富了水体景致。

(2)驳岸的植物配置园林中水岸的处理直接影响水景的面貌。水岸可有缓坡、陡坡甚至垂直出跳。按驳岸的形式,可以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自然式的驳岸有自然的曲折、高低等变化,或以假山石堆砌而成。规则式的驳岸系以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的整形岸壁。

①自然式。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应结合地形、道路和曲折的岸线,配置成有远有近,疏密有致的自然效果。英国园林中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多半以草坪为底色,种植大量的宿根球根花卉,引导游人到水边赏花。若须赏倒影,则在岸边植以大量花灌木及姿态优美的孤立树,特别是变色叶树种,可在水中产生虚幻的斑斓色彩。如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植物高低错落,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图15。

图15杭州植物园风景

②规则式。规则式的石岸线条生硬,应用柔和的植物造型来破其平板,使画面流畅、生动。如杭州西泠印社竹阁、柏堂前的莲池,池壁缠满络石、薜荔等植物,使僵直的石壁有了自然的生气。自然式石岸的岸石,有美有丑,植物配植时要本着露美遮丑的原则进行。

(3)水边绿化树种选择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耐水湿能力,另外还应符合设计中构图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用的水边植物有: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乌桕、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柘、柽柳、梨属、白蜡属、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等。

8.水面

水面在扩大园林空间感觉的同时,还须有自己可观的内容,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水域,应配置水生植物,既扩大绿化面积,又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1)水面景观类型

①成片布满型。在小池或水池的某一区域,全部分布某一水生植物,漫漫一片,蔚为壮观。如浙江林学院图书馆前池塘内铺满绿萍,好似一块绿色的地毯。苏州虎丘的环山河上喜旱莲子草漫覆半条河面,极富野趣。杭州曲院风荷湖上一边,全是荷花,盛夏,产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场面。

②部分栽种型。按水面的情况灵活配置水生植物,若作近观,则栽于路边。如杭州中山公园通向西湖天下景的九曲桥边,睡莲贴近岸边,细小花朵历历可数图16。

图16杭州中山公园风景

或用植物表达园林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留听阁边的池中植以荷花,深秋,“留得枯荷听雨声”。若作远赏,则可选株高品种,如荷花、芦苇等。

(2)倒影水平如镜,天光山色尽映水中,倒影不仅倍增景色,扩大空间,而且随天气变化,动静异形。风平浪静,琉璃清澈,克隆水上景色。“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倒影动摇模糊。大风急雨,倒影全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