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类书籍都有什么

如题所述

国学经典书籍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详细如下: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9
学习国学很重要的是确定学习的目的,比如学习佛家是为了让我们离苦得乐,学习法家是为了管理企业,学习历史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所以出发点很重要。
如果是想学习国学,其实国学的核心思想内容有八大经典。
易经、医家、儒家、佛家、道家、兵家、纵横家、法家。
1《易经》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现在我们熟知的,流传下来的就是《周易》。周易又分为两部分《经部》《传部》。《传部》是老子所著,共十篇又称十翼。
2儒家、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
3佛家、佛家是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佛家就讲:如何离苦得乐。生老病死带来的苦,恐惧、愤怒、忧虑等情绪带来的痛苦。不管是《心经》《金刚经》还是《坛经》,都是为了让我们觉醒成佛。
4道家、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子、庄子(原名庄周)。代表作品就是我们熟知的《道德经》《庄子》。
5医家、就是中医。今天很多人对中医有误解,认为就是简单的针灸、拔罐、推拿、中药。其实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中医强调的是治未病,就是如何不生病。中医里面有一本很经典的著作《黄帝内经》,学中医必读,养生也必读。弄懂了阴阳、五行、八卦,就知道真正的养生该怎么养。
6纵横家、就是我们熟知的鬼谷子,他的学生苏秦、张仪我们都非常熟悉,合纵连横,纵横捭阖。其实《鬼谷子》教会我们一种识人用人、说服演讲、资源整合的能力。
7兵家、我们熟知的《孙子兵法》。
8法家、《管子》《商君书》《韩非子》。儒家是靠道德来约束人,法家就是用律法、机制来管理人,。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学习国学同样最重要的是用出来。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所以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