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地质矿产局

如题所述

卫辉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市境位于北纬35°19′~35°42′,东经113°51′~114°19′之间。东连浚县,西靠辉县,南临延津,北接淇县,西北和林州接壤,西南与新乡市市区、新乡县毗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太行山地,中部为丘陵地带,京广线以东为平原。全市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44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京广铁路、G107、京港澳高速、S226公路纵贯南北,济东高速、S101公路、S306公路横穿东西。

王秀河 党组书记局长

宋相田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明洲 党组成员副局长纪检组长(正科级)

苏美德 党组成员副局长

温世瑞 副科级协理员办公室主任

王秀河简介:新乡卫辉人,1959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11月~1979年9月,在部队服役;1979年9月~1996年2月,在卫辉市医药局工作,历任主任,科长,经理,副局长,书记(1992年9月~1995年7月在河南省委党校学习);1996年2月~1999年1月,任卫辉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1月~2002年4月,任卫辉市医药公司党委书记;2002年4月~2003年8月,任卫辉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2003年9月至今,任卫辉市地质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卫辉市地质矿产局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内设科(室):办公室、法制科、总务科、纪检监察室(该科室2008年底由办公室划出)、登记管理科、储量管理科、煤炭管理科、矿山管理一、二、三科、地质环境科、执法监察大队,规格为正股级。

【资源概况】卫辉市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区。有非金属矿产近20种;能源矿产1种;黑色金属矿产1种;有色金属矿产3种;地热等矿产资源共计20余种。已探明水泥灰岩储量3.1亿吨、煤储量2.9亿吨、白云岩储量1亿吨、水泥配料黏土5264万吨、铁矿57.75万吨、重晶石338.27万吨、耐火黏土447万吨、大理石830.6立方米;其中,石灰岩、白云岩、煤炭、水泥配料粘土是该市的优势矿种。目前,卫辉市已形成豫北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

【采矿权管理】2010年,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关于采矿权有偿出让的各项规定,在严格落实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规范采矿权有偿出让工作,提高矿业权登记准入门槛,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采矿权出让环境,对新设立的采矿权全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有偿出让。2010年,共办理采矿权有偿出让登记18宗,征缴采矿权价款360万元,无一起越权发证、违规操作行为发生。

【执法监察】2010年,进一步落实动态巡查制度,完善动态巡查网络,合理划分巡查区域,加大巡查频率,确保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严格落实巡查台账登记制度,明确巡查重点,做到巡查有记录,案件现状、制止情况及处理过程、处理结果有登记,有效地打击了各种违法开采行为,维护了正常的矿业秩序。2010年,全市未有无证开采和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预警预报体系,制定起草了《卫辉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在汛期到来前,组织相关人员多次深入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隐患排查。向灾害点周边的居民、单位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逐一落实每个隐患点的责任单位和监测责任人。继续与气象、广电部门联合,及时向社会发布天气变化趋势等预警信息,公布地质灾害应急电话,编制了汛期值班表,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立防治领导组织机构、编制了年度防治方案、应急预案。2010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受到新乡市国土资源局通报表彰。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2010年,开始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与市矿山企业签订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治理责任和治理措施。向采矿企业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用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和对不能按时完成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任务或治理工程质量及治理效果不符合要求的矿山环境进行治理恢复,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坚持以项目策划和对上争取资金为重点,拓展多种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扶持资金,积极向省、市财政、国土部门申报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对卫辉市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储量管理】2010年,进一步落实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积极建立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对矿山企业开采情况实测和储量动态检测工作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对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的年度报告审查工作,建立矿山企业技术档案和储量台账,强化对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工作,做到“一企一档一账”。切实将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向事前监督转移,全面建立规范有序的矿产资源储量全程动态监管制度。目前,全市所有矿山企业全部按期完成储量动态测量工作,年度储量动态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2010年,全局加大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力度。一方面加强宣传,增强矿山企业对有偿使用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按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补偿费的征缴行为,2010年,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86万元,实收86万元,征收面100%,征收率100%,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未有截留、坐支、挪用和私分现象,圆满完成了新乡市局下达的2010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的任务指标。

【信息化建设】2010年,卫辉市地质矿产局门户网站和办公局域网正式建立,完成了市、县两级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监管和服务能力,建设“高效、阳光、责任、廉政”行政管理机关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一线执法科室配备了电脑、摄像机等办案工具。对巡查发现的违法现场直接进行拍照存档,为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和打击不法行为提供保障。

【信访稳定】2010年,严格按照“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矛盾排查和包案工作,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都做到了及时办理,并及时给予书面答复。对交办、转办信访案件和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以及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坚持做到实事求是,认真核实、及时反馈。2010年,共办理群众来访3起,已办结3起,办结率为100%,满意率100%,无越级上访现象发生。

【荣誉奖项】2010年,卫辉市地质矿产局获河南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新乡市国土资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卫辉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卫辉市优质服务单位、卫辉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卫辉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温世瑞 崔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