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英语专业的,今年入学大一,请教英语专业的学长们在大学生活的学习经验。重点先是大一的时候的。

在学习方面上的都可以,小经验也可以,心态之类的也行。全面点最好;)大一阶段的详细点,谢谢谢啦。
多多益善啦:)Ps:跟学习有关的啊。
加一句,因为还没开学,对大学生活不很了解,所以才希望各位指点一些大学宝贵经验,拜托认真回答有关学习的问题(无意者就别瞎回答啦:),真的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谢谢谢谢!

同学你好,我也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今年大三了。。。给你介绍个小小的经验,那就是做什么都要有一个信念。。就是有自己的目标,小同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你在大学里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这有一篇文章,作者不是我,但是拿来和你共勉吧!

从大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考研,并且要考上一个名牌大学的文科专业,但要考上研究生,肯定要有自己的优势科目,才可能考上。我高考英语128分,不算很高,但在五门功课中分是最高的,我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学得十分优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我首先从阅读着手,买了一本南开大学的《英语快速阅读》,就是从那本书里,我看到了王跃同学介绍自己经验的文章,我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坚持每天拿出一小时来阅读。这段时间总是我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心无旁骛,才能读懂,理解这篇文章。这段训练阅读能力的时间是艰苦的,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的阅读速度飞快提升,理解能力也随之上升。我看文章时先是把握整篇的脉络,理出主题句,然后分散理解细节部分,这样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使我能理解90%以上的文章内容。

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我看的书刊的种类上。大一时,我看《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到大二时我觉得它们的难度太低,开始看《Time》,《 Fortune》,《Readers' Digest》这些英美报刊,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轻松。大一时买的两本看不懂的英文小说:《英国短篇小说选》、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选》,到大二时翻出来看,已是看得津津有味,大三开始看英文长篇小说,最喜欢的是《Gulliver's Travels》与《Gone With the Wind》,觉得这两本书写得极精彩,对两位作者也十分崇拜。大三下学期起,我开始壮着胆子看莎士比亚的剧本,觉得很难懂,到后来也渐渐熟悉了他的风格,也自如起来。

在积累词汇方面,我一开始时是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记忆的,往往是看一篇文章时,见到生词就记在笔记本上,阅读量越大,积累的词汇量就越大,词汇量大又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过到后来,我觉得这样积累的速度太慢,就开始背那本《牛津英汉汉英高级词典》,把那本书画得“满目疮痍”,后来,那字典放在自习室时被人偷了,着实让我痛苦了好一阵子,我已经对它有感情了。在大三时我就报考了专业八级,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买了一本俞敏洪编的蓝封面的《GRE词汇大全》,从A背到Z,背得烂熟,最后却因为大三不准考专八而被取消了考试资格。考试没考成,词汇量却急剧膨胀,大三下学期我的词汇量估计有15K,但现在估计只有12K了,那是因为集中准备考研的半年里几乎没摸过英语书,忘掉了许多单词。

听力本来是我的弱项,我中学时从未听过英语,大一下学期听说VOA有个Special English节目,适合初学者听,谁知一听到时,觉得速度很快,而且没几个单词懂的,这时我又采取了阅读时的方法,把听不懂的单词,根据其读音,记在纸上,然后到牛津字典上把它们找到。每一次找寻都有一种探险似的感觉。我还记得boycott这个单词,我根据美语的读音,记在纸上的是boycut,我虽然猜到了它的意思是“抵制”,但找到这个正确的单词还真是颇费一番周折。我通过这种方式,大概记住了七八百个VOA新闻英语的常用词汇,对听英语新闻完全没有困难了。到转到听Standard English后,听各种英文专题报告已没有任何困难,就在这时,我开始喜欢英国英语,开始听BBC,整个提高的过程大约经过了整整一年,其间历次因为畏难而考虑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口语方面,可能在启蒙阶段接受了比较好的发音训练,我的发音比较清晰,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并没有怎么参加英语角,但口语依然比较流利,可能与对词汇、句式的熟悉程度有关吧。

写作一直是我的强项,从大一开始写英文日记,一直写到大三,后来因为学习过于繁忙而放弃了,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及对句式等的熟悉程度。

熟练掌握了英语使我受益匪浅,首先体现在考试上。我记得我在考六级时,正发着低烧,但我凭着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的出色表现,得了88分,考研与考专业八级考试时,由于准备专业课与找工作,我已经有半年多没接触英语了,但我凭着良好的基础,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次,是我得以享用互联网上极其丰富的英文网络资源;最后就是能得到一些物质收入,这其实主要是为了帮朋友的忙吧。

我2001年报考的是北京一所名校的民商法专业,由于专业课不过关而落榜,今年打算考对外经贸大学的民商法专业,如果再考不上,我会考虑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我现在跟一家外向型国企签约, 做的是会计,我想我不会在这家单位呆很久的,原因是很清楚的了。

就我的经验来说,要学好英语,没有诀窍,要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强烈的兴趣,再加上正确的方法,才能成功。

附:我的英语成绩记录
大二: 上学期 通过CET4 成绩 94
下学期 通过CET6 成绩 88
大三: 上学期 参加BEC二级考试 笔试A等 口试一等
下学期 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以比第二名高出21分的优势获得第一名
参加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获得全省第一
大四: 上学期 参加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成绩 88 分
下学期 专业英语八级考试(TEM8) 成绩 76 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3
就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刚刚跨入大学的校门,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时又是茫然的,然而更令他们感到迷茫的便是在大学如何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就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了。再加之英语学习的好与坏与他们的就业和发展是休戚相关的,所以大一新生十分重视英语学习。
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大一新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大一新生应该明确认识大学英语的学习目的,应该知道在大学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扩大词汇量,增强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最终使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目的明确之后,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大一新生,多数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弱,就应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同时课余时间下苦功,增强自己的听说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其次:大一新生在明确了大学英语学习的任务和目的之后,就要尽力摆脱高中的那种单纯学语法的学习方式。因为在高中,你已完成了掌握基本语法的任务,那么在大学,你的学习重点就应该转变了。对于语法的继续学习主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学习巩固。在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是不会用大段时间给你讲解语法的,只是点拨一下而已。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中,要及时调整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学习的重点,一定要尽快地完成由高中时期的被动灌输到大学的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

再次: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积极的组织者,而不再像高中时的老师那样是课堂的占据者。因此大一新生在课堂上应该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并配合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而在英语课堂上,绝大多数的大一新生怕讲错了而被别的同学笑话,那样自己会丢面子。其实说错了的过程正是将问题暴露的过程,通过老师的指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问题少了,水平高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使得你不仅想说而且想经常地说。记得一位哲人曾讲过,“迈出第一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说英语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学习理念的改变,这种理念的改变将使你受益终生。

最后:大一新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我认为应该“博览群书”,从各种类型的书籍中涉猎大量的信息,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在以后的应用上就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了。大一新生尤其应该阅读一些适合自己但稍有些拔高的英文报刊或英语读物,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对通过四、六级考试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此外,大一新生还应该注重自己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听说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下功夫勤练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来听听英文磁带,找个同伴进行英语会话,只要长期坚持,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因为听和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要想“鱼”和“熊掌”二者兼得,就应该实现“听”和“说”的双管齐下。
总之,大一新生在英语学习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要学会灵活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的问题解决者还是自己。“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充分利用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投入到乐趣无穷的英语学习之中吧!
第2个回答  2009-08-13
爱学习的孩子
一般大一没什么读书的额
有读书的都是些考研什么的
读书的东西自己总结吧,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一种适合自己的
读了12年的书了,你怎么不总结下,还来问人额。
每个大学不一样不怎么好说、
多看书,多看英语电影。
第3个回答  2009-08-13
你好,
我英语专业,今年毕业了。
大一是熟悉大学生活的阶段,特别是第一学期。大一时最好给自己定个远大点的目标,慢慢去努力。
在专业方面,主要还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要多听听力,英语角也要经常去。凡事要积极,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多认识学长。
总之,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否则四年很快就过去了,就像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