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在哪里建的都?

如题所述

1、三国时期曹操魏国王城在邺城。后来曹丕上位,篡位称帝,改为洛阳。
  2、简介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魏王曹操营建的王城。城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漳水之滨。后赵、前燕、东魏、北齐等朝代都先后定都于此。
  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5里。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郭城有7座城门(南面3座,东、西各1座,北面2座);城中有一条东西干道连通东、西两城门,将全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干道以北地区为统治阶层所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内有举行典仪用的建筑和广场。宫城以东为宫殿、官署。官署东为戚里,是王室、贵族的居住地区。宫城以西为禁苑──铜雀园,其中有粮仓、武器库和马厩;园西北隅凭借城墙加高筑成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台,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城外军马演习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东西干道以南为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坊里;3条南北向干道分别通向南面3座城门,中轴线大道北通宫城的北门──端门。城的东门外为对外交往和设市之地;迎宾馆──建安驿设于此。邺城的西门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练水军。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从铜雀三台下流入宫禁地区,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里区,从东门附近流出城外。
  邺城的主要宫殿毁于西晋末年。公元 334年后赵石虎迁到邺城时,沿用曹魏时的布局重建。公元6世纪北齐在城南增建新城,史称邺南城。
  邺城的规划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邺城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2
曹操时时在许昌,曹丕称帝建都洛阳。
新三国小白的地方很多。第一集里董卓对曹操说袁绍弄出个啥八路诸侯来讨伐他?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在曹操刺董失败回陈留召集义兵发檄文号召起来的。新三国演的很好但剧情不好这正是曹氏父子高明之处。
1.政治因素考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洛阳基本是废墟,无法定都洛阳,只好定都许昌,同时也是区别与董卓挟持皇帝的形象;当时局势是诸侯纷争相互讨伐,待到赤壁战败,三足鼎立之势很明显了,又把洛阳设为陪都,寓意曹操是魏王是汉朝丞相,无却而代之的意思,也是给刘备孙权敲警钟,别想自立为王;到了曹丕称帝正式迁都洛阳,洛阳一直是东汉首都,也想从法理上宣告曹魏帝业的正统性。
2.战略地位。洛阳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易守难攻。地处中原,距离东吴蜀汉有一定纵深可以缓冲。亳州无险可守,接近东吴,没有定都的可能性。
第2个回答  2017-03-02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3-02
河 南 洛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