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几大法门

如题所述

佛教的若干重要法门之‘信、愿、行’

‘信’的梵语为s/raddha^。音译舍罗驮。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为七十五法之一,亦为百法之一。为‘不信’之对称。即对一对象,能令其心与心之作用产生清净之精神作用,故‘唯信能入’为进入佛道之初步。俱舍宗立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立为善心所之一。反之,则称为‘不信’,为俱舍宗十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为八大随烦恼之一。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二九中):‘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又同书谓信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之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之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之善中,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信步入道之第一部,故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五根或五力中亦分别以信根、信力为最初。六十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九·四三三上):‘信为道元功德母。’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六三上):‘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皆是此义,故诸经论中,有关劝发起信之处特多。此外,关于所信之法,诸经论所说亦有别,俱舍论举出四谛、三宝、善恶业果等事理之法,杂阿含经卷三十则谓佛法僧及圣戒等四证净信。梁译摄大乘论卷七主张信有如下三处:(一)信自性住佛性之实有, (二)信其之可得,(三)信其有无穷之功德。大乘起信论则强调对真如及佛法僧之信心。〔旧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

‘愿’的梵语为pran!idha^na。心中欲成就所期目的之决意,特指内心之愿望,如心愿、志愿、意愿、念愿等。据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无量寿经卷下等载,佛菩萨皆于发心之初,志求无上菩提,欲度一切众生。此类誓愿称为弘誓,又称为总愿,如四弘誓、二十大誓等。同时,佛菩萨亦发愿清净佛土、成就众生,此类誓愿虽通于一切佛菩萨,然依众生之意乐而有所不同,故称为别愿,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等。盖‘果’虽由‘行’所招至,然若无‘愿’,则其行亦无法到达所期之目的。

又佛菩萨欲达成佛教之最高目的,再入于‘因位’之愿,称为本愿、因愿,或宿愿;其本愿之力或作用,称为愿力。故知凡佛菩萨修佛道,一心誓愿成佛者,则不可或缺‘愿作佛心’;若誓愿教化众生,则须具有‘度众生心’;合上记之二种心,略称为愿作度生。
此外,有关‘愿’之成语尚有多种,如:愿巧,巧妙之本愿;上愿,谓胜上之愿;悲愿,谓慈悲之愿;愿事,指所愿之内容;愿主,指发愿之人;而特别发愿行使某事,即称为行愿。〔道行般若经卷六、北本涅盘经卷二十四、菩萨地持经卷九、大智度论卷七、成唯识论卷九、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三〕

‘行’在佛教中主要有三种意义:

(一)梵语sam!ska^ra,巴利语san%kha^ra。音译删迦罗、僧娑迦罗。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一)造作之义。义同于‘业’。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二)迁流变化,即‘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即属此类。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参阅‘十二因缘’337、‘五蕴’1212、‘行蕴’2567、‘业’5494)

(二)梵语carya^ 或 carita,巴利语cariya^ 或 carita。(一)意谓动作、行为。(二) 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教行证、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日本净土真宗谓称名念佛为大行。
(三)梵语gamana。指进行、步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即是此义。

净土宗于信、愿、行三者最重视,称为净土三资粮。资粮者,譬如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若缺此二事,则绝难到达。而于此三资粮中,复有连带关系,先由信生愿,由愿生行;信若不具,则愿、行皆不成立。

(请参阅《 佛学大词典 》)

附:【信】《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所法之名。于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唯识论六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俱舍论四曰:‘信者令心澄净。’颂疏四曰:‘信者澄净也,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大乘义章二曰:‘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晋华严经六曰:‘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本业经下曰:‘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智度论一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中略)复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

【信(梵s/raddha^)】《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能令心澄净,对佛、菩萨、教法等不起疑心的精神作用。亦即信心、信仰。俱舍宗将之列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立之为十一善心所之一。
日僧空海〈三昧耶戒序〉谓,为欲决定坚固无退失,故发信心,又说信心有十义,即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在佛法的修行过程中,信心向被视为最重要的入手处,如新译《华严经》卷十四云(大正10·72b)∶‘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盘无上道。’又,《大智度论》卷一也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又说,若人心中有信清净,其人则能入佛法,若无信则不能入。因此信列居五根之首。所谓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慧。
在学佛的历程中,信心贯彻一切,依其次第,可分为三阶段,即(1)信可∶或称信忍。即由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属信解位。(2)信求∶即由确立信解而精进修学,属解行位。(3)证信∶又作证净。即由实践而证得没有疑惑的净信成就。
关于信心的内容,《大乘起信论》说有四种信心,即信真如、信佛有无量功德、信法有大利益、信僧能正修行而自利利他,此为大乘之一般性说法。另有解信、仰信之说。各宗派中,重视信心者,尤以净土法门为最,彼乃依《无量寿经》等经所说,强调对阿弥陀佛本愿的信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曾说机法二种信心,日本的净土真宗,更认为只有信心才能往生,故立‘信心为本’之说。该宗始祖亲鸾即以‘信’作为其教说的四纲目之一。
◎附一∶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五章第三节(摘录)
‘信’(s/raddha^),在‘佛法’——根本佛法中,是没有重要性的。因为传统的,神的教说,才要求人对他的信仰。释尊从自觉而得解脱,应机说法,是诱发、引导,使听者也能有所觉悟,得到解脱,这是证知而不是信仰。所以佛说修持的圣道,如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念住、四神足、四正断,都没有信的地位;一向是以‘戒、定、慧’为道体的。如舍利弗(S/a^riputra)见到了马胜(As/vajta)比丘,听他所说的‘因缘偈’,就有所悟入,这里面是用不着信的。这一意义,表示得最明确的,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正2·152c)说∶‘尼犍若提子语质多罗长者言∶汝信沙门瞿昙得无觉无观三昧耶?质多罗长者答言∶我不以信故来也。(中略)质多罗长者语尼犍若提子∶我已(中略)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为?’
质多罗(Citra)长者不是信仰瞿昙(Gautama)沙门——释尊有‘无觉无观三昧’(即‘无寻无伺三摩提’),而是自己证知了无觉无观三昧,能够常住在这样的三昧中。对长者来说,这不是信仰,信仰是没有用的。这充分表示了佛法的特性。
佛法重自证而不重信仰,但在佛法广大的传扬起来,出家弟子多了,也得到了国王、长者们的护持。那时的宗教界、社会大众,希求解脱,或希求现生与来生的福乐,饥渴似的仰望着释尊,希望从释尊而有所满足。这种对佛的敬仰、爱乐心,与一般宗教的信心,是有共同性的。‘信’终于成为道品的内容,在精进、念、定、慧之上,加‘信’而名为‘五根’、‘五力’。起先,这是对佛的信心,如说∶‘圣弟子于如来所,起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法所不能坏,是名信根。’‘若圣弟子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是名信根。’(中略)‘信’有一般宗教的信仰意味,也就有类似一般宗教的作用。在这方面,‘随念’与‘证净’,大致是相通的,现在也就总合来说。为什么要修‘三随念’、‘四证净’?(1)对于病者,主要是在家患病者的教导法,使病者依‘随念’、‘证净’而不致陷于忧苦,因为死了会生天的。(2)在旷野,在树下、空舍,‘有诸恐怖心惊毛竖’,可依三随念而除去恐怖。(3)听说佛要离去了,见不到佛了,心里惆怅不安,也可以念佛、法、僧。依念佛,念佛、法、僧,四证净,而不会忧苦恐怖不安,经中曾举一比喻,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五(大正2·254c~255a)说∶‘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与阿须伦共斗战之时,生恐怖者,当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时,恐怖得除。(中略)如是诸商人∶汝等于旷野中有恐怖者,当念如来事、法事、僧事。’
这是从印度宗教神话而来的比喻。世间上,确有这一类的作用,如军队望见了主将的军旗,会勇敢作战。如军旗倒下(或拔去)而看不到了,就会惊慌而崩溃下来。念佛,念佛、法、僧,会感觉威德无比的力量,支持自己。一般宗教的神力加被,就是这样。所以信的应用于修行,意味著「自力不由他’的智证的佛法,一部分向他力的方向转化。(中略)
将‘信’引入佛法,摄受那些信行人,而终于要导入智慧的观察分别忍,才符合佛法的正义。
◎附二∶〈四信〉(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一)指《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信真如、信佛宝、信法宝、信僧宝等四种信心。又称四种信心。‘信真如’,谓相信诸佛之师、众行之源的真如,并乐念观察。‘信佛宝’,谓信报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信法宝’,谓信行法有能除悭贪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信僧宝’,谓信登地以上大菩萨僧,能自利利他,故常乐亲近,求学如实之行。
此外,有信无行,则其信不坚;信若不坚,遇缘则散。故于此四信之外有五行,修之方能成四信。
(二)指闻《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说的佛寿命之长远,而分一念信解、略解言趣、广为他说、深信观成等四品,此为天台家所说。对灭后五品而言,此四品又称现在四信。‘一念信解’,谓闻佛寿命长远,信解三千诸法,法尔无作,法界一如。‘略解言趣’,谓进而对他人略加说述。‘广为他说’,谓更为他人广说。‘深信观成’,谓修观想行。此中,初二品是闻慧位,第三品是思慧位,第四品是修慧位。
(三)指《维摩经》中所说的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之四不坏信。又作四不坏净。
◎附三∶《成唯识论》卷六(摘录)
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确陈此信自相是何?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
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
〔参考资料〕《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旧译《华严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一;《杂阿含经》卷三十;昙鸾《往生论注》卷下。

【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曰尼底Pranidhana,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上末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七下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中略)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别有别愿。’

【愿】《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誓愿。愿有总愿和别愿两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弥陀的四十八愿和药师的十二愿是别愿。

【愿(梵pran!idha^na)】《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愿’有志愿、欲愿、愿求等义,指得某物的欲求。其梵语为pranidha^na;此是由语根dha^(放置)加上接头语pra(进或前)及ni(近),再加上接尾语na 而成的,即将心放在目的物之前,所以译作‘愿’。
性相家曾对‘愿’的体性提出诸说,《成唯识论》卷九列举二说,其一将‘愿’当作‘慧’之心所;另一将‘愿’当作‘欲、胜解、信’之心所。《瑜伽论记》卷十一(上)云(大正42·557b)∶
‘论愿体性诸师不同,有古师依成实以忍为体,备师云以智为性,故此论云智于后后希求故。三藏云思欲信上假立愿也。景师云,用胜解欲思信为体。’
由于在佛道修行上首先要发起求菩提的愿心,故《大智度论》卷七云(大正25·108b)∶‘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复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
‘愿’又可称为本愿、因愿、誓愿。主要有总愿与别愿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发心愿、受生愿、所行愿、正愿、大愿五种;其正愿又有总、别二种;大愿又分供养愿、受持正法愿、摄法上首愿、增长众生心行愿、教化众生愿、知世界愿、净佛国土愿、同心同行愿、三业不尽愿、成菩提愿十种。此外,《成唯识论》卷九又提出求菩提愿与利乐他愿二种。
按,所谓‘四弘誓愿’即是总愿;而弥陀的四十八愿、药师的十二上愿、释迦的五百大愿则是别种大愿。
关于‘愿’的性质,可分‘要期愿’、‘悕求愿’二种。《探玄记》卷三(大正35·162b)∶‘以大誓自要,要成此果,即要期愿也。又所修福行悕成此果,即悕求愿也。’此即必期成就,以及期望结果到来之意。于因位,为成佛而发大誓愿,属于前者;修因行而趣求佛果则属于后者。
又,行者在内心发起总愿或别愿之心,谓之‘发愿’。发愿须与行业(实践)相辅,始能有成,此二者合称‘愿行’,如一切菩萨以四弘誓愿为总愿,然仍须以六波罗蜜之行业促成之。此外,在我国佛教界,信徒在修善作福之时,往往有陈述施主发愿之文辞。此等文辞,谓之‘发愿文’,或称‘愿文’。《广弘明集》中,即收有不少此类愿文。
〔参考资料〕《道行般若经》卷六;《放光般若经》卷十九;《大阿弥陀经》卷上;《悲华经》卷三、卷四、卷七;《文殊师利发愿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行】《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囗@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行】《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指身口意的造作。

【行】《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造作、迁流、潜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译删迦罗。
(1)十二因缘之一∶义同‘业’,指造成现在世果报的过去世身、口、意三业。《俱舍论》卷九云(大正29·48b)∶‘宿诸业名行。’《成唯识论》卷八云(大正31·43b)∶‘此中无明唯儿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
(2)五蕴之一∶狭义指思(意志),广义指色、受、想、识以外的有为法。《俱舍论》卷一云(大正29·4a)∶‘除前及后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六思身为行蕴者,由最胜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
(3)诸行无常之‘行’∶义同‘有为’。指现象的一切,为行之最广义。
(二)(梵carya^、carita、caritra,巴carita,藏spyod-pa)动作、行为、实践之意。指为到达悟境而作的修行、行法。教行证之‘行’、教理行果之‘行’、明行足之‘行’、菩萨行之‘行’等皆属此。日本真宗则谓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及称名念佛为大行。
(三)(梵gamana,巴gamana,藏h!gro-ba)步行、行进之义。四威仪之一,即指比丘步行的威仪。
〔参考资料〕(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一;《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二)《法华经玄义》卷三(下);《法华经文句》卷四(上);《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上);《法华玄义释签》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七。(三)《五分律》卷二十七;《菩萨善戒经》卷七;《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教诫律仪》。

参考资料:《佛学大词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佛教有84000个法门。这是表法,佛教的法门有无量无边,根据众生的根性而现。

在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

中国佛教有八宗:

天台宗

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盘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

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援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廷续至今不绝。

三论宗

三论宗,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

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盘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於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

法相宗

法相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於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律宗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因著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为基本经典,通称四律五论。将释迦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两教。化教为佛教化众生令生定慧的教法,即经论之所诠,如四部阿含,《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制教为佛教诫众生而对其行为加以制御的教法,即律教之所诠,如《四分律》、《十诵律》等。化教又可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类。性空教摄一切小乘,相空教摄一切大乘般若,唯识圆教摄大乘《华严经》、《楞伽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制教又可分为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实法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假名的经量部等,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圆教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识的唯识圆教等,以心法种子为戒体。律宗在三教三宗中属唯识圆教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

净土宗

净土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按近代印光所撰《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后印光也被其门下推为第十三祖。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为该宗所依经典。称三经一论。善导所著《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法事赞》、《般舟赞》等,为该宗主要代表作。

该宗教义简单,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

该宗由於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於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禅宗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金刚经》,《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开成黄龙、扬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宗风。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著重要的影响。

华严宗

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密宗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 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有"智"、"果"、"始觉"、"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赅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闍梨(导师)秘密传授。

密宗典籍浩瀚,梵本传世不多,但中国西藏和汉地保存译本颇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25
习进行法修度无极
光曜度无极
世度无极
为众生故行度无极
住度无极
生死度无极
有所著度无极
益他人度无极
所处度无极
道度无极
慧度无极
已修立行度无极
逮得度无极
念度无极
离三世度无极
所业度无极
休息度无极
不置远度无极
应慎度无极
造作度无极
无作度无极
意度无极
勤修度无极
正真度无极
健度无极
深奥度无极
杂度无极
清净度无极
无际度无极
信度无极
为众生故行度无极
法故度无极
寂乐度无极
乐观察度无极
一切所入度无极
说处度无极
无害度无极
无败度无极
贫度无极
不回还度无极
回转度无极
严净度无极
坚强度无极
兴成度无极
充满度无极
为世度无极
度世度无极
无上度无极
不乱度无极
无怨度无极
怨敌度无极
摄持度无极
无摄度无极
报应度无极
无报度无极
自然度无极
无所有度无极
广普度无极
华度无极
无量度无极
慕求度无极
所厌度无极
妙乐度无极
无乐度无极
闻持度无极
生死长度无极
无断度无极
乐纯熟度无极
禅度无极
神通度无极
世巧便度无极
慈愍护度无极
行哀度无极
欢喜度无极
劝邪正见度无极
劝住无住见度无极
劝无猗度无极
劝意度无极
劝忍度无极
造无造业度无极
无余度无极
佛兴盛度无极
明度无极
时住明度无极
成就度无极
意不忽度无极
佛立家度无极
出家来度无极
愍哀博闻来度无极
出家不断戒度无极
住神通度无极
神通意不断度无极
入欲度无极
立度无极
应度无极
众报无报度无极
无乐度无极
时进度无极
光明无量光度无极
报安光度无极
不回还度无极
娱乐度无极
鲜洁度无极
成世法度无极
净世度无极
成种度无极
成眷属度无极
不坏眷属度无极
除尘来净度无极
观土度无极
宣誓度无极
无逸度无极
周旋度无极
灭度度无极
豪贵度无极
理眷属度无极
无所忘失度无极
三十二相度无极
顺时度无极
知时度无极
分别世度无极
顺世度无极
边际度无极
蠲除度无极
金刚度无极
造救度无极
自然度无极
伏魔度无极
无退度无极
一时度无极
无所著度无极
三昧度无极
训诲度无极
佛道度无极
一切智度无极
无余有余度无极
可止度无极
诸佛度无极
方便度无极
愁戚度无极
真陀度无极
异度无极
四意断度无极
四神足试神足度无极
四禅度无极
四意止度无极
四谛度无极
信根 精进根 意根 智慧根 定根 度无极
信力 精进力 意力 定力 智慧力 度无极
七觉意八品道行度无极
寂然度无极
观度无极
乐明度无极
来解脱度无极
比丘圣众度无极
八部会度无极
分别度无极
系解法度无极
分别顺理度无极
辩才度无极
无厌度无极
六度无极
眼耳鼻口身心度无极
愍他劝助度无极
愍已度无极
法度无极
宣度无极
[邱-丘+半]伴度无极
劝乐度无极
三脱门度无极
异行度无极
解他度无极
勤用意度无极
十种力度无极
四无所畏度无极
大哀度无极
五眼(肉眼 天眼 慧眼 法眼 佛眼)度无极
自在度无极
娱乐度无极
难得自归度无极
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度无极
晓了方便度无极
纯熟度无极
自然度无极
三界行度无极
观清白行度无极
法种度无极
八等度无极
道迹 往来 不还 无著 度无极
缘觉度无极
菩萨度无极
尽慧度无极
无所生慧度无极
建立慧度无极
(天眼 天耳 心知 自在见过世事 知他人念 神足 漏尽)六通度无极
威仪度无极
愍伤度无极
行空度无极
捐舍度无极
灭度度无极
变化度无极
流布教度无极
分舍利度无极
第3个回答  2009-05-25
末学有几点愚见
把禅宗,密宗等宗派等同于法门是不太如法的
佛教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是古印度话,也是一个虚数,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在楞严经上,二十五位圣者自述成道因缘,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均可入道,乃至这样的方法无量,并不宜凭着自己的认识假定一个数字,只是末学希望师兄了解的是,文殊菩萨曾在楞严会上总结说“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一切的法门,无非是要众生圆成佛果(参见法华经)。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第4个回答  2023-05-08
佛教有三宝(佛、法、僧)以及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外,佛教还有很多法门,如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宗喀巴黄教、密宗等等。每个法门都有不同的教义、实践方法和修行路径,但最终目的都是解脱苦难,实现内在的平静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