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

如题所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

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突出的创新性

胡锦涛曾经强调:“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现在,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

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

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扩展资料:

国家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将富强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要素,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简单地讲,对富强的追求是任何社会主体的基本需求和前进动力。自人类产生以来,摆脱物质匮乏,不断创造、积累物质财富就成为社会主体的生存所需和基本追求。

社会个体如此,民族、国家也是如此。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富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大目标的形成过程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

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强烈的追赶态势,高度的计划性,可控性。

市场经济时期:

现行宪法的表述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从价值观层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经济结构层面:新四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老四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
社会发展布局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目前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8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答时间:2020-12-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