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1号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它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征1号D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包括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和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该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2号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4号系列运载器。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上的1.8吨卫星。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长征2号C 长征2号丙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改进设计研制的,采用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提高了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至2.4吨。自1982年9月首次成功发射以来,长征2号丙火箭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2号D 长征2号丁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它主要在长征2号火箭的基础上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起飞推力,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1992年8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2号E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长征2号F 长征2号F火箭是在长征2号E火箭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研制而成的。它是我国第一种为载人航天研制的高可靠性、安全性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以来,长征2号F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长征3号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其一、二级是在长征2号丙火箭基础上研制的,三级采用了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长征3号A 长征3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继承了长征3号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新设计的液氢液氧三子级。火箭全长52.52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6吨。自1994年2月首次发射成功以来,长征3号甲火箭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3号B 长征3号乙火箭是在长征3号甲和长征2号E火箭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也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他轨道的卫星。
长征3号C 长征3号丙火箭是在长征3号乙火箭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他轨道的卫星。
长征4号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长征4号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
长征4号A 长征4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1.9米,起飞重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1988年9月首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4号B 长征4号乙火箭是在长征4号甲火箭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5.58米,起飞重量24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900千米高度极轨的运载能力为1.45吨。
长征4号C 长征4号丙火箭是在长征4号乙火箭的基础上,三级发动机采用二次启动技术,大幅提高了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长征4号丙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是在原长征4号乙火箭的基础上经大量技术状态改进设计而成,以全面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测试发射可靠性为目标进行研制。
长征5号 随着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先后完成长程试车,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审批立项,我国新一代、组合化的运载火箭系列长征-5号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以120吨和50吨两种发动机为基础,构成5米直径、3.35米直径和2.25米直径三种模块,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预计2015年亮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