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好像一头猛虎偏偏蜷缩在荒凉的丘野之中,只能暗中收敛起尖牙利爪忍受屈辱等待着时机到来。

出自:《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原文如下:

西江月

宋江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译文:我自有文通经史,长大后武晓韬略,而现在我就好像一头猛虎偏偏蜷缩在荒凉的丘野之中,只能暗中收敛起尖牙利爪忍受屈辱等待着时机到来。不幸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他日若我能够报仇,一定要血染浔阳江口。

扩展资料: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一首诗词。词的上片自述身世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下片写遭受迫害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该词格调高昂激越。写作手法是由低到高、由柔到刚循序渐进地陈述与抒发,真情实志发自心底,读其词如见其人。

宋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呼保义。《水浒传》中为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平生爱好结交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人们将他比作天上及时雨,所谓“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梁山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7

释义:就像猛虎一样匍匐潜卧于荒丘,以待时机。

出处:出自宋朝宋江的《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

全诗如下: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释义:从小便通经、史,自有经邦济世之才;武晓韬略,知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的应变之术。却只能以猛虎卧于深山荒丘,暗中收敛起尖牙利爪忍受屈辱等待着时机。不料受到迫害致使遭受到官府的酷刑,变成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来日若有机会,必定血洗浔阳。

扩展资料: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赏析: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形容作者在过去的生活中逆来顺受,循规蹈矩,就好似那藏卧荒丘中的猛虎,收起爪牙,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显示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审时度势智慧的头脑。“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二句显示出宋江对自己文才武略的自信心。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宋江因杀死阎婆惜,被发配江州,此句是说现在作者遭到不幸两颊刺文金印,怎么能忍受被发配到遥远的江州充军?“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一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勃勃雄心,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想要和当权者大干一场,其政治抱负和牺牲精神跃然纸上。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两句采用比喻手法,以猛虎卧于深山荒丘比喻自己之不得志,只能暗中收敛起尖牙利爪忍受屈辱等待着时机到来。反映出踌躇满志的词人不向恶势力低头、敢与命运抗争的叛逆性格。应当注意到以“猛虎”自喻,所抒发的非同寻常之志,虎为百兽之王,可以呼啸生风。所以此处已表达了词人有叱咤风云、改朝换代的志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就像猛虎一样匍匐潜卧于荒丘,以待时机。是说作者自己要厚积薄发,等待时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宋江《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词作者宋江,是北宋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元人施耐庵编、明罗贯中续的《水浒传》,便是附会以他为首的一○八个兄弟被逼造反、聚义梁山泊(在今山东阳谷、梁山、郓城间)、杀富济贫、诛戮贪官污吏以替天行道的故事而写成。该词写于起义前夕,词人因受官府迫害,被处以刺字两颊的黥刑后,发配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一带)之时。可说是一首典型的反叛当时封建王朝的词作。

上片自述身世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是说自己文通经、史,自有经邦济世之才;武晓韬略,知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的应变之术。然而北宋徽宗昏暗不明、贤愚不辨,重用蔡京、童贯等奸佞小人,致使豺狼横行、忠贤被黜、黎民受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两句采用比喻手法,以猛虎卧于深山荒丘比喻自己之不得志,只能暗中收敛起尖牙利爪忍受屈辱等待着时机到来。反映出踌躇满志的词人不向恶势力低头、敢与命运抗争的叛逆性格。应当注意到以“猛虎”自喻,所抒发的非同寻常之志,虎为百兽之王,可以呼啸生风。所以此处已表达了词人有叱咤风云、改朝换代的志向。

下片写遭受迫害的词人,原本具有的反叛意识便有了进一步的升华。“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两句,记述词人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一带)。“刺文双颊”,指古代的黥刑,又叫墨刑,即以刀刺纹于犯人的面颊、额头后以墨涂之,墨生于肉,则刺文不去,留下做终生的耻辱。这对于一般人尚且不堪忍受,何况是一个文武全才、胸怀大志、以猛虎自比的人!所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便是该词的必然结尾,也是词人多年壮志、满腹积恨如山洪般地爆发,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要生存就要反抗斗争”的主题。“浔阳江口”,便在江州,是他流放服役之处;“血染”之义,便是真刀真枪地大干一场,对大大小小的奸臣贼子决不宽恕。这是铮铮铁骨的七尺男儿复仇的怒吼,不愧是后来纵横江湖、驰骋数州、经历十郡,一时之间宋军不敢抗拒的义军领袖应有的气魄。

该词格调高昂激越。写作手法是由低到高、由柔到刚循序渐进地陈述与抒发,虽然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毫无文饰,但难得的是真情实志发自心底,没有丝毫矫揉之气,读其词如见其人。

抄的,请借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