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日记14篇(关于采访乡镇企业的)

每篇500字,跪求!!!

  关于轴承厂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活动目的:
  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对于确保整个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实践服务队本着“青春助振兴,实践促和谐”的活动主题和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做力所能及的贡献的活动目的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用我们的亲身去感受振兴老工业基地火热的生活,用我们的亲眼去审视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受“三个代表”的魅力。
  二、活动过程:
  北线调研队:8月1日上午,我们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北线调研队来到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基地——辽宁省昌图县昌图镇双树子村。首先,调研队一行三人来到双树子村委员会。他们带去了为当地今年40名新入学的小学生准备的图书和书包。在举行完简短的赠送仪式后,调研队与村委会商定了此次的活动安排。
  下午,调研队一行来到铁岭国美牧业集团,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作了一次以现代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主题的报告会。通过此次报告会,调研队成员对铁岭国美牧业集团的自然情况、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同时,为我们大学生就业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铁岭国美牧业集团自然情况:
  辽宁国美牧业集团,位于辽、吉、蒙交界的国家产粮大县——昌图县城南3公里处,是辽北最大的绿色生猪产业化基地、辽西北地区种猪扩繁基地和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区域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年创产值8800万元,年产饲料用玉米1万吨,年出栏绿色商品猪3·5万头,年加工绿色浓缩饲料2万吨,年屠宰加工生猪能力45万头。企业下辖昌图国美绿色养殖场、昌图国美牧业公司和昌图国美肉联公司,是一个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格局,集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绿色生产资料开发、绿色生猪屠宰加工、绿色农业科技研发和绿色营销网络拓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牧业集团。
  国美牧业集团,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科技兴企”和“以工谋农”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跳出农业干农业”的发展之路,通过工业化的经营模式改进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实现了农业高新化和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国美牧业集团的绿色生猪产业化基地开发项目,已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昌绿”牌绿色猪肉,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和认证,达到了无污染、无激素、无有害物质残留的A级绿色食品标志,并荣获辽宁省“著名商标”;国美牧业集团被辽宁省授予“先进民营企业”、“星火计划先进集体”和“星火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5年1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面对整个企业的人才需求。国美牧业集团对农业管理方面的综合人才需求较大。其中,高层管理人才3名,协调处理人才6人,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人才约10至15人。
  南线调研队:7月24日上午,我们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北线调研队到达辽宁省兴城市,并马上赶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兴城市沙后所镇。然后我们与当地的乡、镇领导进行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的调研会,并通过讨论达成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东北振兴之路的根本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然后我们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调研队又来到了我们此行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兴城市轴承厂,它作为葫芦岛市的一个重点乡镇企业,每年都是当地的缴税大户。更通过它本身的努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环渤海工业带的发展和和谐辽宁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到该厂利用我们在大学校园内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该厂的技术工人进行了交流。然后与该厂的主要负责人深入探讨了作为一个成功的乡镇企业家他们对人才需求的认识。并且我们学生党员还与该厂的党支部进行了交流,使我们深刻感觉到一个先进的党支部在乡镇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之处。
  在24日当日我们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调研队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见副页)。当天发放调查问卷数十份,主要针对当地的党政工作人员和工厂的技术骨干和企业法人。通过对这些典型人员的问卷分析在一定层面上认识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一课题在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25日上午,我们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人才需求”调研队中的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针对我们前一天的活动进行了一次保持党的先进性座谈会,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振兴老工业基地一系列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要实现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必须善于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和把握形势,认真研究和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全面创新的振兴之路。
  三、活动注意:
  在活动中我们提出做到明确要求,做到三个到位。
  第一,做到责任到位。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打造新时期沈阳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新品牌;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认真地履行好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做到宣传到位。我们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争取作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并注重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做到落实到位。我们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个人,争取把工作做到最细。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社会考察活动。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亲身去感受振兴老工业基地火热的生活,亲眼去审视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三个代表”的魅力。并且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然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为振兴辽宁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乡镇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乡镇企业也将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乡镇企业如何找好自己的市场定位,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经济中不落伍,不后退,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说到底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乡镇企业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乡镇企业要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要认真分析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提供的机遇,培植自己的强项。因为乡镇企业走向国际经济大循环已经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迫到临头的现实。据有关方面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已有230多家,乡镇企业面对的现实是,在国内市场要与国有企业,国际强者竞争,在国际市场更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所以乡镇企业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如自己要进入或退出哪一市场,如何设定市场占有目标。主攻的市场区域是国内还是国际,是收缩战线壮大主业,还是战略扩张,多角经营;如何选择技术发展方向,如何确定新产品开发方案,是靠投资建设实现扩展,还是走兼并联合与协作之路,如何选择适宜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体制,如何设定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主要融资方式是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为一个决策者和经营者,如此等等众多的问题,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过程中,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不能到时再说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同情弱者,如果到时候再说,以不变应万变,必然坐失商机,什么都晚了。
  二、乡镇企业必须确立人才、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
  在短缺经济下,买方求卖主,市场营销没有作用;在供不应求情况下,产品可以几十年一贯制,技术开发和人才没有地位,在市场约束增强,企业竞争加剧之后。过去的一切全然变了。一些拥有巨型生产能力的企业竟出现亏损,一些曾填补过我国“空白”的企业也陷入困境。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幼稚企业”却如一匹匹黑马,频频争标夺魁。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条件下证明企业实力的是生产能力,而转向供需平衡之后,决定企业兴衰的则是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的大幅缩短,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技术实力的竞争;用户越来越充分的选择性,使得企业营销能力,经营策略,服务水平已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而决定这两者水平的是人才。
  才的作用不可低估。今后若干年,人才的争夺战将会越来越激烈。乡镇企业先天人才不足,但是一些有远见的经营者却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不惜花血本,下大功夫吸引到自己的企业,国内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发展深深地证明了这一点。广东省超亿元的乡镇企业已达437个,以1995年博士后落户佛山乡镇企业为标志。广东乡镇企业在技术最高领域开始了更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连技术带人才一起“抢”,使更多的人才汇集到乡镇企业旗下,成为广东省乡镇企业从人海战术到人才战略转型的标志。以科龙集团为例,1983年,靠9万元试制费起家,到1997年已成为世界冰箱十强之一,总部搬到了香港,还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家电研究机构。还有1997年之后的美的集团,平均每五天就有一项专利申请这种让人佩服的发展举措,无不显示了各种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我市乡镇企业中的有些企业也是人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南高营集团拥有一个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智囊团,专门为南高营的企业出谋划策,使企业及时抓住机遇,避免了走弯路和负出不必要的学费。东郊链轮总厂有一百多名大学本科生在厂里的各个关键岗位上。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市场。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乡镇企业必须把发展的基点落实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上来,必须对自己可控制的资源(人、财、物)重新作出安排,着力壮大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实力。
  三、乡镇企业必须搞好结构调整,用自己的“拳头”产品,敲响两个市场的大门
  在全球化经济中,乡镇企业靠什么来跻身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只能靠自己的产品。一般的产品是不行的,必须用自己的“拳头”产品。所谓的“拳头”产品,包括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别人没有我有的产品等。拳头产品的诞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要求乡镇企业根据两个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本着“名、优、新、特”的原则,确定自己主攻产品的方向,找好自己的市场定位。
  一个企业实力的强弱,最终反映在产品上,大多数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出自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开发拳头产品的主要载体,也是构成优势产业的基本单元,最终发挥着结构调整的导向和带头作用。从现实经济生活中看,优势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只有精心培育优势产业,才能诞生“拳头”产品。这首先要搞好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当前颇受关注并正在严格实施的一项政策,这中间许多调整的政策涉及乡镇企业,特别是关闭“五小”或“十五小”企业,直接针对乡村中的中小企业,成为造成有些地方的乡镇企业增长下滑,投资出现负增长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总体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中央决定进行结构调整,无论在近期还是将来对整个经济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这也给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乡镇企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既得利益,更不能吃子孙饭,短子孙路。乡镇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计划和项目布局必须法律化,产业结构要不断的高级化,要树立规划先行的意识,只有规划合理,规划科学,才能确保开发建设建立在“高智能,高水准,高品位”的平台上。就我市乡镇企业而言。我们对乡镇企业的未来规划发展应有一个科学的、可行的总体思路。就是说,全市乡镇企业应该按规划发展,不能盲目,随意性地发展,才能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乡镇企业今后投资上项目也好,扩大企业规模也好,都不能是自发的,纯经验式的,而应是体现创新精神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理智行动。而现实是,有的决策者还在盲目的上一些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违背的项目。他们的出发点是,赚钱就干,赚一天是一天。地方保护主义也为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这也成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之一。
  产业结构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发展,关系到今后乡镇企业发展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我们要接受和吸取乡镇企业二十多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要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把培育产业“龙头”作为拉动点,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升级发展。把发展骨干企业群作为支撑点,促使特色产业扩规模,上档次,再造特色产业优势,从而诞生“拳头”产品,有效地扩大市场知名度和辐射力。从而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总而言之,全球化经济给乡镇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企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把结构调整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然而乡镇正处于不利的政策环境之中,结构调整也极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推动。规定相应的标准,制定激励机制,从资源和环境保护出发建立补偿或限制的制度等等。

  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真正转机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次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指出“社队工业要有一个大发展”,规定“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低税或负税政策。”1979年7月和1981年5月,国务院又分别发出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的若干规定,阐述了发展社队企业的重大意义,并对一系列方针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1982年到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三个1号文件,都对社队企业的发展问题作出了方针性规定。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从此,我国乡镇企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也开始打破了单纯经营农业的格局。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从诞生开始就没有计划体制的保障和束缚,完全是凭着自己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调节和导向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一般不高。因此有利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深受农民欢迎。再加之它有比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规模一般较小,“般小好调头”,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适应性较强,有较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在发展中逐步提高了自己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上个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被人们称为“异军突起”,经过“六五”期间(1981-1985)的成长,“七五”期间已经壮大成为农村发展、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七五”期间,全国社会总产值的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1.5%;工业产值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7.3%;农村社会总产值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67%;出口创汇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28%。“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口2200万,占新增就业人数的57.6%左右[3]。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1987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年乡镇企业产值比重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它标志着乡镇企业已真正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开始由单纯的农业发展目标转换为农业发展和非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这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第一,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拥有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地比例关系十分紧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日益减少的耕地承载着不断膨胀的劳动力,使得人均农业资源不足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大容量的就业门路。各地的实践已证明,在农业内部无论如何开辟多种经营、无论怎样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也开发不出这种大容量的就业门路,也解决不了大量剩余的农业劳动力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技术装备将不断进步,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将日益明显,农业容纳劳动力的数量将日渐减少,本来已经超量剩余的劳动力阵容将日渐庞大。正是在这种现状和趋势下,乡镇企业应适而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径的同时,也开辟了农民非农收入的新渠道;在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同时,也缓解了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这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史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工业和商业等活动,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的:“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4]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正是标志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新的发展。但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与工业、与商业等的分工形式有所不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可以被城市的发展所吸收,尤其是城市机器大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足以容纳破产了的农业劳动力。应该说,这种分工形式的发展,是同它的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但是,在我国工业、商业等与农业的分离,不能采取城市吸收的单一形式或主要形式,因为我国的农业特点不同,一是人均耕地少,但自然资源丰富;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而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单靠城市工业是难以完全开发和利用的,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更是城市工业和其它产业所远远容纳不了的。要解决这样一个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社会分工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乡镇企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与工业、商业等分离的重要社会形式。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体制矛盾的客观要求。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农业产品和价值剩余向城市工业积累的转移,并利用户籍管理、劳动力管理、基本生活资料计划分配等多道“城乡流动闸”,制止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膨胀,边际纯收入出现负值的不正常局面。这就出现了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和城市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农村艰难地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三,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赋以新的时代内涵,后来又把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这就激发了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我国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曾经进行过多种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劳动力多的优势实行精耕细作。这一方法可以容纳一定的劳动力和增加一定的收益,但在科技水平还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难于取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在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很少的情况下,也难于获于更多的收入而致富。二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一方法拓展了农业的视野,拓宽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门路。它确实对改变我国多数农村单一种植业的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往往受到自然资源和市场条件的限制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制约,因而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不仅能提高已经转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能使已经减少了的农业从业者由于土地等资源占有量的扩大而增加收益。这当然有利于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是,在实践中,这种转移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最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迁住的体制性障碍正在清除,许多城市已放宽和放开了户籍限制。但是,农民工进城并不是把他们的户口本改成非农户口就行了,农民要像城市人一样就业和生活,还要付出诸如买房、提升自身素质等高昂的成本,政府也要对城市的水、电、路、住房、商业设施、学校容纳能力、环保、治安、社会保障等方面付出大量成本。这些在短时期内很难办到。因此,农民到城市赚钱这条道路并不顺畅。四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在农村虽然不如城市执行的好,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已经太大,即使是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也会有后备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农村劳动力大军之中。同时,计划生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逐步发挥的,要实现全面小康,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必须有其它措施的配合。
  综上所述,已经采用的这些途径和方法,虽然对农民增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仅力度太小,而且由于没有突破“农村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城乡结构,因而不能引起农民增收幅度的重大提升。而发展乡镇企业,一方面迈出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开辟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载体。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集聚,又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所有这些,都为农民增收和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根本性条件。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除了上述客观必然性之外,其自身机动的运行机制,也使及其崛起成为可能。这种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内在动力上,农民有强烈改变自身贫因面貌的愿望,有紧迫感、危机感。中国农民在封建制度剥削压迫下,贫穷落后了数千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虽有较大改善,但单一搞农业发展极为缓慢,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脱贫致富的金光大道。二是在经营决策上,婆婆少,厂长、经理自主权大,责权利统一,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产品。三是在经营形式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没有“大锅饭”可吃,企业职工来自农民,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自力更生,勤俭办厂。四是在分配制度上,真正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动成果分配,职工没有“铁钣碗”可端,生产积极性高,责任心强。五是在用人制度上,企业领导没有“铁交椅”可坐,能者上,庸者下;职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般不会有人浮于事、浪费人才的现象。六是在企业管理上,管理人员少,办事效率高,比较重视财务管理,能够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一般也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七是在发展目标上,立足本地资源,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八是在产品开发上,主攻城市大工业的“配套产品”和市场“缺口产品”,甘当大工业的“配角”和在大工业之间“拾遗补缺”,填补市场空白和短缺,在拾遗补缺中拾出大行业,拾出大市场。有些企业在有一定的资金、人才、技术积累以后,自主开发新产品,开拓新行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乃至企业群体,占领国内市场,并打向国外。
  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其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为1.23亿人,分别相当于同期农业劳动力的27%和70年代末以来农村新增劳动力的55%左右,已成为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5万亿元,分别占同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5%左右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乡镇企业的出口交货值达到7000多亿元,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1/3左右,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农民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为7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7]。对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外,乡镇企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的贡献也极为突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结束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门路狭窄的格局,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集聚,往往在小城镇集聚或形成新的小城镇,对繁荣小城镇、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将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