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湖北省是使用全国卷的,不区分AB卷,2018年湖北髙考使用全国Ⅰ卷,新课标一卷,也就是全国乙卷。
通常情况下,全国Ⅰ卷会比全国Ⅱ卷稍难一些,但考全国卷的省份都会根据考试大纲命题,不会因地区或教材等因素而区别对待考生高考试卷一般会密封存档,高考结束后不允许带出考场,考生们答题时一定要确保把答题卡填涂完整,千万不要答窜题,试卷和草稿纸可以随意写写画画。
扩展资料:
新老高考改革前后四大变化:
一、科目变化
改革前:采用文理分科模式,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文综任选一门;
改革后: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再从六门选考科目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门进行考试。
影响:
文理分科后,理科生只学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文化底蕴。
而文科生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
文理不分科,便于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二、学科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可以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要求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非单纯的高中毕业考试;
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在高考之后,减轻了高三考生的压力;
最后,选三门考试,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三、外语考试
改革前:高考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考两次外语,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外语进行两次考试,取最高分计入总分,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有两次机会考试,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备考。
四、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只用于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
改革后: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是: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供自主招生和高考录取参考。
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教师评价观念,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
没有。
针对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卷(I卷)理科综合科目第8题单选题,被疑存在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已有广东、福建、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山东、河北、山西、湖南共十个全国卷1适用省份的招生部门明确表示,经研究决定,对该题单选A或单选B的,均给6分。
由此可见2018年湖北省高考是一卷。
高考改革:“3+1+2”方案
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
改革时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十省份明确:高考理综全国I卷第8题选A或B均给6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