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怎样学习历史的

如题所述

新闻网
日本史学曾长期受到中国史学传统的影响,明治维新后它成为亚洲国家中最早建立起近代历史学学术教育与研究体系的国家,并对中国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史学转型发生了深刻影响。直到今天,日本的史学研究仍以其高超的水平得到包括我国在内全球学界的高度评价。大树发育自幼苗,伟大的学者从懵懂少年而来,史学界的辉煌成就建立在大学历史系的本科教育基础上,甚至还需要溯及中学历史课这个一般不被归入学术领域的基础教育阶段。
笔者拟以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见闻为为基础,介绍在日本一个人如何从历史系学生成长为学者,希望能对大家更好地理解日本史学提供一点帮助,也给我国的历史学教育培养制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混搭的基础教育:世界史必修,日本史选修,教材自选

日本中小学学制与我国一样,也是小学(日语称“小学校”)六年,初中(日语称“中学校”)三年,高中(日语称“高等学校”)三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日本实行政府颁布《学习指导要领》、出版社编辑出版教科书与政府进行教科书检定相结合的制度。
历史内容第一次比较集中的出现,是在小学六年级的社会科中,主要内容是日本史,围绕人物活动和文化遗产展开叙述。到了初中,社会科细分为三个“分野”:地理的分野、历史的分野、公民的分野。与我国初中历史教材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其实仅限于外国史)两部分不同的是,日本初中历史教材是将本国史与外国史混合编排,而以日本史为主体架构。这是因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理解日本的历史脉络及各个时代的特点,所以采取了与世界史关联的形式进行日本史的教学。高中设有地理历史这个科目,具体包括三项内容:地理、日本史、世界史。这三项中世界史是必修课,地理和日本史则学生可以二选一。这是因为初中的历史课是以日本史为主体内容的,所以高中阶段就将世界史定为必修。近年来日本教育界、政界陆续有人向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我国教育部、科技部的机构)提出高中日本史应该定为必修课,不过目前还在讨论中。其中日本史、世界史又都分为A、B两种,A与B的区别主要在于A的学分只有两个,只学习近现代史(即明治以降的日本史和文艺复兴以降的世界史);而B的学分则是四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