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如题所述

秦始皇遗体是完好,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未被破坏。

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是全国唯二的未被盗掘的帝陵。

历代对秦始皇陵的影响:

秦代

前247年,秦始皇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秦始皇陵从前247年开始修建,到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秦帝国危在旦夕时,才由他的儿子秦二世草草完工,前后共修了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帝陵。

西汉

刘邦击败项羽后,定都长安,建立西汉。为了笼络天下人心,于前195年,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着令20户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护。

然而即使这样,秦陵也未得安稳。《汉书·刘向传》记载,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结果有一只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寻找,不料竟然走进了秦陵地宫,引发大火,把秦始皇的棺椁烧掉了。

对《汉书》所记,《水经注·渭水》也作了补充:“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

东汉

《水经注·渭水》记载,东汉末年,赤眉军盗掘秦始皇陵,将发掘的葬具、铜椁熔化掉,以取铜材。

魏晋

《晋书·载记第七·后赵·石季龙载记下》记载,魏晋后赵时期统治者石虎,盗掘秦陵。

唐代

唐代末年,黄巢进入关中,秦始皇陵又经过一次大规模的破坏。黄巢盗秦陵一事历代都有传说,明人都穆《骊山记》云:“始皇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日: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项羽、黄巢皆尝发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虚冢耳。”

都穆《骊山记》中所记黄巢盗秦陵的事情,在新、旧《唐书》均不见记载,所以,不少学者对其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五代

五代时军阀温韬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

宋代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下令临潼县保护和修整秦始皇陵。

清代

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为秦始皇陵立碑。

清光绪年间,秦陵又一次被盗墓贼光顾。当地官府获悉后立即派人赶来调查,发现盗洞后将洞口用实物封死不留痕迹,严加看护,防止再次被盗。但这样重大的事情,地方志却没有记载,所以可能是现代版本的““牧羊人寻羊烧之”。

民国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在陕军阀又一次挖掘秦陵。

刘镇华是河南军阀,发迹于1912年至1928年的北洋政府时期。1926年率十万“镇嵩军”由豫西进入关中,将杨虎城、李虎臣二部围困于西安城长达8个月之久,城内饿死和战死的军民有好几万人,时称“二虎守长安”。刘镇华盗秦陵就发生在其主政陕西期间,并且,被其盗掘的并不仅仅是一座秦陵。

除刘镇华外,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孙连仲,也曾在秦陵上“挖战壕”。知情人后来称,孙连仲是暗渡陈仓,装模作样,实际是在盗陵。

现代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文物部门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是全国唯二的未被盗掘的帝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