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为何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进城?

如题所述

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去世,他在病重之际曾留下遗诏,遗诏中有一句话比较有意思,即“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这遗诏一出来,其结果就是“王(朱棣)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

朱元璋留下遗诏不让他的那些儿子离开藩地进京奔丧。而燕王朱棣本来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听到这个遗诏后就赶紧回了封地。这件事在《明史》中有记载,之所以说比较有意思,是因为《明太宗实录》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太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

这段话也比较好理解,意思是,朱元璋在病重之际,召燕王朱棣进京,等朱棣走到淮安的时候,朱允炆却派人去通知燕王立刻回到封地不得进京,所以朱棣就回到了封地,并没有进京。朱元璋临终之际,就追问:“燕王来未?”他接连问了三次,服侍在身边的人都低下了头不说话,朱元璋一看就知道朱棣并没有进京,朱元璋带着遗憾闭上了眼睛。

《明史》和《明太宗实录》关于朱元璋临终前对待朱棣的态度似乎是矛盾的,那么,究竟是哪种说法才是对的呢?这恐怕要就当时的局势来结合这两个史料来看。

朱元璋登基之后,嫡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而别的儿子都被封了出去,要么在边疆,要么在腹里,拱卫着大明江山,这本来是极好的一件事,但是任何事的走向都是不可能被完全预料到的。朱元璋是完全能够镇住这些儿子的,实际上太子朱标也能镇住这些弟弟们。

但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则没有这个能力镇住这些叔叔们,这个事实,不管是朱元璋、朱允炆还是他的那些叔叔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既然立了朱允炆为太子,朱元璋就是希望朱允炆能够顺顺利利登基并安安稳稳做皇帝的。所以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必然会为朱允炆的顺利登基做一些安排,比如借着病重的机会让藩王回京。

很多人可能会说,如果他们进京不是会出乱子吗?乱子肯定是会有的,但那种乱对朱允炆是有利的,封地才是这些藩王的地盘,在封地,他们的实力必然在朱允炆之上,尤其是像朱棣一样镇守边疆的藩王,常年和北边的势力打仗,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拥兵自重了。但当藩王离开自己的封地到了京城,那就是到了朱允炆的地盘上,自然是朱允炆说了算。

朱元璋想借着自己病重的机会,让这些藩王回到长安,然后敲打他们,如果他们乖乖辅佐朱允炆登基,并交出部分权力,那自然是朱元璋乐意见到的,如果他们不肯,那就软禁在京城,这样才能保证大明江山不会出现动乱。

所以朱元璋应该是真的下令让藩王回京了,至于下令让哪些回去,是全部还是个别,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朱棣是在朱元璋的回京名单上的。朱元璋病重的时候,他的所有儿子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朱棣,不管朱棣有没有那个心思,他都是朱允炆的心腹大患。

朱元璋很可能让朱棣进京,敲打他,只要朱棣老实了,其他的藩王必然不会轻举妄动。那么朱棣回京了没有?他不可能不回,因为在不知道朱元璋的病情的时候,他不可能抗旨,万一朱元璋是装病呢?所以他在接到朱元璋召他进京的旨意后必然会进京。

只是他并没有直接进京,而是在快到京城的时候,停了下来,先调查了朱元璋的病情,在得知朱元璋已经快不行了的时候,他转身往回走,回到了他的封地。他可不想被扣在京城,朱元璋一死,他很难从京城脱身。

《明太宗实录》中说朱允炆阻止他进京,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朱允炆只要不是一个傻子,就该知道将朱棣软禁在京城是最安全的,而不是放任他在封地拥兵自重。在这件事上,朱允炆应该说是最希望朱棣进京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综合这两条史料,事实很可能是这样的,朱元璋借着自己病重的机会,将朱棣召进京进行敲打,必要的时候软禁,以此震慑住其他的藩王,让他们好好辅佐朱允炆。

而朱棣在不知道朱元璋病情的时候,选择进京,只是在半路上得到了朱元璋即将不行的消息,然后调转马头回去了。南京城中的朱元璋和朱允炆眼巴巴等着朱棣的到来,却最终还是失望了。

朱元璋临终之际还不死心,问了三次“燕王来未?”可惜他注定是要失望了,朱棣没有进京。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他虽然顺利登基了,但是一想到那些叔叔,就烦躁得睡不好觉,所以他着急忙慌的进行削藩,惹怒了朱棣。

最终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带兵攻进了南京城,朱允炆消失,朱棣登基为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1

朱元璋临死前连呼三遍“四子来否?”,而近在南京城外的朱棣却无法进城,原因在于编这个桥段的史官很无耻。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民间野史,朱元璋临终前为了传位给朱棣,不但令左右召见燕王朱棣即刻觐见,还拟好了遗旨传位给四子燕王朱棣,只是病重的朱元璋左右侍从都被皇太孙朱允炆收买,而传位给朱棣的遗诏也被人修改了。燕王朱棣一直就在南京城外等待皇帝朱元璋的召见,原本属于他的皇位,在最后时刻被皇太孙朱允炆篡改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遗诏与之失之交臂。

这个桥段左看右看都觉得应该是野史传闻,十分遗憾的告诉大家,这段原原本本的记载于《明太祖实录》中,对于研究明史的学者来说,《实录》是明朝记录所有皇帝最为权威,最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可靠性相当的高,明朝的《实录》将近几千万字,记录这每一位皇帝从出生的那一天到断气的那一天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在案,可以说明朝皇帝在《实录》中完全没有隐私。

那么记载在《明太祖实录》中关于朱元璋临死前叫燕王朱棣,并打算传位给朱棣的事情难道就是真的吗?很遗憾的说,这一段绝对是杜撰的,而且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授意下杜撰的。唯一可以修改《实录》的人是下一任皇帝,而下一任皇帝要修改记载前任皇帝衣食起居、谈话秘语的《实录》,根本的动力就是要掩盖什么东西。

朱棣要在《明太祖实录》里杜撰这个故事的根本原因就是要给天下人一个观念:明太祖朱元璋本来要传位给朱棣,是建文帝朱允炆篡改了太祖遗诏,篡位登基,朱棣起兵造反本就是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让大明政权的继承回归正统。

这就好理解了,朱棣通过靖难之役造了自己侄子的反,夺了侄子的皇位,这种事情肯定会让天下人诟病,民心不服,朱棣得位不正。要消除民间对他继承大统的怀疑,唯一的办法就是告诉大家这大明的皇位本就应该属于他朱棣。朱棣要扭转自己的形象,却无法直接逢人就说,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前任皇帝亲自给大家说,难道要把自己的爹从明孝陵里刨出来?就算刨出了朱元璋,他也开不了口啊。

聪明人想到了聪明的办法,既然死了的朱元璋无法开口,那就让活在《明太祖实录》里的朱元璋说法,只要编织一个故事即可,于是就有前面说的那个桥段。有皇帝下旨,别说修改个《实录》,就是修改自己的祖宗都可以,这对记载实录的官员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朱棣做戏做得很全,他不但修改了自己爹朱元璋的《明太祖实录》,甚至连自己的《实录》都修改,为了呼应杜撰的那段故事,他也在自己的《明太宗实录》里加上了一句:“太祖崩,是夜即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 。

这就前后对应了,着实让人觉得朱元璋临死前真的就是要传位于燕王朱棣,而被孙子朱允炆篡改了遗诏,导致朱棣的名正言顺继承皇位没有实现,靖难之役不过是朱棣发动正义之师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过,大家觉得这会让人信服吗?天下人相信吗?朱棣也就是骗骗自己而已。

第2个回答  2020-07-31
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进城,是因为作为外地藩王,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是无法进城!
第3个回答  2020-07-31
他是怕自己进城了,然后会被害。毕竟自己不是嫡长子,那时候的传统都是立嫡立长嘛。他也不知道朱元璋是个啥心思的。
第4个回答  2020-07-31
因为他不想听从朱元璋的安排,朱元璋叫他去就是要告诉他不要纂位,这是他不会答应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