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老生常谈的东西,指的是你自己的良知,是你本自拥有的一种能够自然分辨善恶好坏的工具。行者,非形体仪态之行,其实就是“知”的另外一种呈现状态,没有所谓的“虚实明暗”之分别,是一体两面,就像月的阴晴圆缺,天的昼夜雷雨,说的只是同一个东西而已,非常名之名,方便之名而已。
良知,因为人的习气束缚在其上,故不能像清流一样活泼无碍地传递推及出来,不能与外在的境相全体通透地铺张相应,总是会有空隙留存于两者之间,良知本然的力道无法全部释放出来与外在之境相抗衡,从而导致了人的内心世界处于“失衡”的状态。
如果你不能理解上面的内容,试着把你的手掌张开,用力去压某一平面物体,当你的掌心与平面间的空隙越大,越会感觉力不从心,使不出劲来。
所以,对于常人而言,良知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原因就在于此。只有通过“格物”的方式才能把良知的这种本然能力恢复出来。
格物,物即是心上之物,是与你的心体苦苦纠缠不清的那些“习气”,格除这些习气不是让你把它们从你的心上刮下来然后丢弃掉,事实上你根本就丢不掉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你的“人性”的一部分,是你灵魂的组成部分。
所以你要把这些习气的运作方式训化成另外一种运行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你能够以最自然最敏锐的状态去应对万事万物,而不需要经过大脑意识的二次思考,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
这个本能反应实际上就是“知”与“行”同时在发挥作用,不分先后,一念之诚便是行,行到诚处即是知,知行并进。
综上所述,只要找到你的心上之习气,即可识得“格物”的下手入口处,同时也就能越来越精细地体验到“良知”的妙用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