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规则、法律条文与语言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律规则以“规范语句”的形式表达
B.所有法律规则都具语言依赖性,在此意义上,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
C.所有表述法律规则的语句都可以带有道义助动词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从语式上看,该条文表达的并非一个法律规则

【答案】:A, C
[考点]法律规则、法律条文、法律语言
[解析]规范语句是指使用了道义助动词的语句。表达法律规则的特定语句往往是一种规范语句。根据规范语句所运用的助动词不同,规范语句可以被区分为命令句和允许句。命令句是指使用了“必须”(must)、“应该”(ought to)或“禁止”(must not)等这样一些道义助动词的语句,如“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等。允许句是指使用了“可以”(may)这类道义助动词的语句,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有些法律规则的表达是以陈述语气或陈述句来表达的,如选项D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5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这就是一个用陈述语气表达的法律规则。但是用陈述语气表达的法律规则可以被改写成一个规范语句.即带有道义助动词的语句,如上述法条就可以改写成“公民应当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应该视为住所”。因此,法律规则是以“规范语句”的形式表达的,选项A正确,当选。以规范语句来表达的法律规则都带有道义助动词。以陈述句或陈述语气来表达的法律规则也可以被改写成带有道义助动词的规范语句,因此,所有表述法律规则的语句都可以带有道义助动词,选项C正确.当选。从上述的改写例子中可以看到,选项D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5条的规定虽然是陈述句式.但其实是可以被改写成带有道义助动词的规范句式的,因此,该条文表达的是一个法律规则,选项D错误,不当选。
一切法律规则都必须以作为“法律语句”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离开了语言,法律就无法表达、记载、解释和发展,法律人在其工作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语言打交道。因此,所有的法律规则都具有语言依赖性,选项B的前半旬正确;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同。法律规则属于法律规范,法律条文表述为规范性陈述或语句。前者属于意义的范畴,后者属于表达的范畴: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因此,选项B的后半句认为“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是错误的.不当选。
[陷阱点拨]对于选项C。考生很容易受“并不是所有的法律规则的表达都是以规范性语句的形式表达,而是可以用陈述语气或陈述句来表达”的影响,认为不是所有表述法律规则的语句都可以带有道义助动词。殊不知。其实所有的用陈述语气或陈述句表达的法律规则都是可以改写成带有道义助动词的规范语气的,只要了解了这一点,那么选项C就不会再成为一个难题了。
[难度系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