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老市区骑楼的文化。

如题所述

数百年前,粤东有一个小渔村,生活着为数不多的以讨海为生的渔民,他们辛苦劳作,过着俭朴而艰辛的渔家生活。渔村地处韩江、榕江及练江三江出海口,泥沙冲积成堆,沙脊向海伸延,因此取名为"沙汕头",后来改称"汕头"。这就是今天的汕头的由来。

  被誉为“建筑之乡”的汕头,自古建筑业十分发达,早在明清时期,无论建筑的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都可与皇宫相媲美,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美誉。到了1860年汕头开埠,外来建筑文化在民居建筑打下了烙印,形成既有中西合璧气质,又有当地浓厚风俗气息的骑楼会馆建筑景观。

  骑楼建筑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大多由归国华侨投资兴建,具有浓郁的侨乡建筑风格。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的能工巧匠将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底层架空,集商业性与居住性为一体的近代骑楼建筑,其典型代表为小公园的沿街骑楼。

  在骑楼设计中,根据潮汕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汲取外廊式建筑的处理手法,并采用外来的西洋材料,将门廊完全开放,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使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有遮蔽的交通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9
汕头小公园街区的骑楼是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也是内地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这片骑楼群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埠的32个城市里,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一片骑楼建筑群。
汕头骑楼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筑的手法,骑楼分上楼下廊,上楼为居住区,下廊为店面。在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间,非常适合当地炎热、多雨、多台风的气候。
各类风格的骑楼并肩矗立在街道上,互相交融且不突兀。有民国风、潮汕风,还有西洋风,很多骑楼多种风格合为一体。骑楼上的立面装饰细腻丰富,带涡卷的爱奥尼柱头,巴洛克风格的弓形挑檐,嵌入浮雕、壁画装饰繁复的建筑外墙,中国古典的花卉图案,长着翅膀的安琪儿等。精致的浮雕蕴含着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潮汕深厚的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