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英文首字母的缩写,BIM是一门技术,我把它翻译为,建筑模型信息化,也有老师把他翻译为建模信息化模型,这个看个人理解。这两个词顺序不一样,理解也有一点区别,我理解的重点是后面的信息化。

一、BIM理念发展背景

    1973年,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提价,美国全行业均在考虑节能增效的问题。

    1975年,"BIM之父"-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提出了"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建筑描述系统),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1999年,Eastman将“建筑描述系统”发展为“建筑产品模型”(Building Product Model),认为建筑产品模型从概念、设计施工到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均可提供建筑产品丰富、整合的信息。

    2002年,Autodesk收购三维建模软件公司Revit Technology,首次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首字母连起来使用,成了今天众所周知的“BIM”。

    二、BIM概念

    B:Building ,“建筑”,不是狭义理解的房子,可以是建筑的一部分或一栋房子或建筑工程。

    I:Information,“信息”,分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几何信息是建筑物里可测量的信息,非几何信息包括时间、空间、物理、造价等相关信息。

    M:从设计阶段,分为三个等级,三个递进概念:

    Model,建筑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Modeling,在模型的基础上,动态应用模型帮助设计、建造、运营、造价等阶段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Management,在模型化基础上,多维度、多参与方信息的协同管理

    三、BIM优点

    可视化:BIM比CAD图纸更形象、直观。

    协调性: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

    模拟性:在设计阶段,BIM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实验。

    优化性:通过对比不同的设计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可出图性: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以上就是对BIM,从发展,到概念,再到特点的一个简要解读,要理性对待这一门技术,他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系列软件基础,也不仅仅是一个模型,一个动画,也不仅仅是一个施工流程。

    BIM是一门技术的统称,以具体的工作流程为载体,借助各个信息化软件,将建筑工程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是这样的一门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5
BIM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帮助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技术,也可以理解成建筑数字化行业。

其实我认为很难三言两语就给BIM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处于不同位置,站在不同角度对BIM的看法都会不同。
从最开始BIM在国内刚刚发展,大家都认为BIM就是软件,是一种辅助;随着建筑数字化、信息化概念的提出,BIM又成为了目前市面上唯一能够使建筑数字化的技术或者说工具;到现在从事BIM的人员越来越多,BIM又称为了一个新的行业。
其实如果你对BIM感兴趣,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去体验,去一家BIM公司从事相关工作,在实践中去深入的理解BIM到底是什么。
这里推荐深圳前海贾维斯数据咨询有限公司,是isBIM香港互联立方在大陆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因为公司项目资源充足,接触的项目种类多,全专业、全阶段都涉及。能让你更全面的对BIM作出理解。
第2个回答  2019-01-08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是建筑管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它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06
BIM技术是处理基础数据的强大技术平台,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对应性、可追溯性”。在提升管控能力的同时,可提升对项目及建材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减少因设计或施工错误造成的建筑建材浪费,也是减少能源消耗的最佳方式。
BIM具有六大技术特点,包括:可视性——二维是平面,三维是空间;协调性——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误差成本等协调;模拟性——提前预知项目可能发生的问题;优化性——信息、复杂、时间等优化;信息性——各阶段的信息完整有效地传递;出图性——根据平面自动生成立面和剖面。
BIM技术提高了建筑业的节能水平。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而其节能体现在各个环节,从设计、建材、施工到运营维护等,都必须突出绿色理念,体现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实现准确无误,BIM技术必不可少。
第4个回答  2020-05-29
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经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的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但是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了。对于一般简单的东西来说,这种想象也未尝不可,但是现在建筑业的建筑形式各异,复杂造型在不断的推出,那么这种光靠人脑去想象的东西就未免有点不太现实了。所以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现在建筑业也有设计方面出效果图的事情,但是这种效果图是分包给专业的效果图制作团队进行识读设计制作出的线条式信息制作出来的,并不是通过构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缺少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然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协调性

这个方面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出变更,做相应补救措施等进行问题的解决。那么这个问题的协调真的就只能出现问题后再进行协调吗?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真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妨碍着管线的布置,这种就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解决吗?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

模拟性:

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时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优化性

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当然优化和BIM也不存在实质性的必然联系,但在BIM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更好地做优化。优化受三样东西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准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结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复杂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目前基于BIM的优化可以做下面的工作:

(1)项目方案优化:把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设计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可以实时计算出来;这样业主对设计方案的选择就不会主要停留在对形状的评价上,而更多的可以使得业主知道哪种项目设计方案更有利于自身的需求。

(2)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例如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到处可以看到异型设计,这些内容看起来占整个建筑的比例不大,但是占投资和工作量的比例和前者相比却往往要大得多,而且通常也是施工难度比较大和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内容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

可出图性:

BIM并不是为了出大家日常多见的建筑设计院所出的建筑设计图纸,及一些构件加工的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业主出如下图纸:

(1)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

(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

(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