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三是确指吗

如题所述

古代汉语的“三”,有确指,有虚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确指说“三”,有三个,三次等等,那就是确指。例如:
1、《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
2、《核舟记》:“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很明显,这里的“三司”、“三人”之“三”,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三个。
3、《出师表》里,诸葛亮说“(先帝)三顾臣于草庐”,其中的“三”,都是实实在在的“三”,就是确指。
二、虚指的更多,例如:
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日三省吾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