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如题所述

《课程标准》共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般人提起数感,总感到它是比较玄乎的。也有人质疑,像“数感”这种因人的感觉而异的、较“虚”的东西有必要作为核心概念提出来吗?一些老师也感到,数感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好把握。这些情况说明,有必要加强教师对数感的认识。
   什么是数感?“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例如:认为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一种直觉”;数感与语感、方向感、美感等类似,都会有一种“直感”的涵义,具有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力;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或认为数感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标准实验稿》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课程标准》的提法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实质就是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这主要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范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所做出的要求,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数感培养的几条主线。一是关于数与数量。在小学低段,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学习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学习用数表示多少的第一步就是数数,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生经历了更多的对数意义的感悟,如对分数、负数、有理数……的感悟,并形成对数的各种表征方式的理解,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二是关于数量关系。它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另一个层次,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理解了所学数的意义及表征后,他就具备了理解一定数量关系的基础,如学生在学习分数概念后,就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感悟,依赖于具体情境或图形,会分辨两个分数的大小。随着他们数感的增强,学生年级的升高和数系的扩充,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也会逐步提升,最后达到对具体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的整体把握。三是关于运算结果估计。它是数学课程中所占学时较多的内容,过去更多关注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技能的训练,其实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此发展学生的数感应成为我们现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部分多处提到估计及估算的要求。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一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子上面图,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第二学段)。所以,对运算结果的估计反映的是学生对数学对象更为综合的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如下。
  第一,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学段教学是重点。《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如刚入学的儿童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应该通过实物、图片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第二学段应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一些问题进行估算;能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的问题,建立起对负数的数感。
  第二,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由于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 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弄清楚自己的学号、地区邮政编码、汽车牌照号、身份证编号的规律和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第三,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相互交流,这对强化他们感知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如让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