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什么时候学习最好

如题所述

一天中最好学习时段
都说是早上,可还听说过下午也有个时间段也是效果很好的。
下午3至4点是另一个高峰,这段时间理解材料的效果最好.
科学地来说,最佳的学习时间应安排在你一天中大脑活动功能最好的时候。专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有三个时段大脑功能处于黄金高峰: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段是刚睡醒以后的3~4小时左右,也就是大概在早上6点到上午的10点或11点左右,无论是背记还是理解,这一时段的效果都是最好的。另外,下午3至4点是另一个高峰,这段时间理解材料的效果最好,因此,可以说,学校上课时间就是最佳的学习时间。对于中学生来说,晚上7至9点是学习的又一个黄金时间,这时人的大脑非常清楚,用来复习一天所学,预习新课是最好不过的了。可惜的是,许多同学在这三个黄金时间段不能好好的把握,浑浑噩噩(e)地把自己精力最好的时间白白浪费了。
那么在这三个黄金时间段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外我们又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呢?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制订一份时间安排也不例外。下面我给大家讲解几则安排学习时间的原则,希望大家在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表时能一体遵守,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1、
消除无所事事的时间。使每一个小时都变成富有成效的时间单位。学习用具准备充分,放在手头,随时都可使用,四处借东西也会耗费你不少时间。
2、
有效利用白天时间。研究结果证明,白天学习一个小时等于晚上学习一个半小时。
3、
背诵性课程在课前要进行预习。
4、
理解性课程需要在课后温习。
5、
按事情的重要性排出先后次序,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地分开。
6、
弄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是状态最差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特别疲乏的时候,如果有可能,在那段时间打一会盹。
7、
弄清楚自己应该学习多长时间。学习时间因不同课程和人的不同而不同,但你们可以从上课一小时复习两小时开始,在搞清了做完每门作业需要的大致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时间。
8、
安排好时段。每一小时可用5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
9、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你们来说,每天最少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10、保证自己均衡进餐,不要饱一顿饥一顿。
11、加倍估计时间,不要养成临时抱佛脚的习惯。
12、不要把时间安排的太紧,要松紧有度。
以上是给在座的同学们所讲的科学原则,希望你们能够在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时,好好利用,我在这里祝愿所有的同学日日进步,前途无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1
真的可以吗
第2个回答  2019-07-22
一天中学习记忆力好的时间因人而异,我自己是早上10点左右、下午是4点左右、晚上10点左右。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记忆力,自己观察一下就可以了,所谓记忆力好就是状态好,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下面是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1、间隔重复记忆法
平时学习中,自己辛苦地记下内容,但记忆却无法清楚地维持到考试之时,事后才懊悔地想着,如果反复多念个几次就好了。这样的经验,大家多少都曾有过吧。
我们在学习活动当中,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留住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只需要不断地排演、重复就可以做到。比较难的是将工作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也有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间隔重复。研究表明短时间多重复几次比一次长时间记忆效果更好。熟练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间隔重复,这种方法有助于向记忆存储概念。我们每个月要组织月考,其实也是学校在帮助学生进行间隔重复记忆。
所以自己在学习中,也要学会时不时的来重复记忆和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至于重复的频率,可以根据知识的难度和重要程度来设置。

2、比起死背,理解才是记忆的捷径
记忆力的增进,主要在于是否能正确理解事物,这一点可说是不变的大原则。
有位心理学者巴塞特,曾经以“本质层面的理解可以强固记忆”为主题,对历史课的学生们做实验的结果显示,有充分理解历史事实与意义的学生,比起理解程度较低、只知背诵史实的学生,其记忆情况是明显地更为优秀。这个实验也可以作为“理解有助于长期记忆”这一说法的佐证。
数学或物理学的公式也一样,如果能够自己推导证明出毕达哥拉斯定理,那一定可以确实地记住这个数学式。
觉得自己生来记性就差而想放弃之前,请再一次确认是不是真的都理解了。努力地理解内容,看起来像是在绕远路,事实上却是通往记忆真正的“捷径”。

3、让记忆材料生动起来,才能记得又快又牢。
比如图像记忆、谐音记忆等。图像与右脑的视觉中枢直接相连,视觉区域有强化记忆的能力,能够帮助你把看似乏味的概念进行压缩简化。而且图像记忆相较于传统记忆,不过分受遗忘记忆曲线的制约,也就是说即便是不经常去复习,记忆保存的时间也会较长一些。
图像记忆的基本原理,就是把需要记忆的材料,通过联想、编码等的方式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进行记忆。图像记忆的要领是图像必须精简、夸张、生动有趣。图像记忆的主要难度在于编码,即如何把需要记忆的文字内容转换为印象深刻的图像,之后还需要对图像进行联想等,把图像转为影像记忆。刚开始接触图像记忆法的人由于没有这种习惯,因此入门难度会大些,只能对特定的一些内容进行图像记忆。不过经过经常性的训练以后,大脑得到活化,想像和联想速度会明显加快。《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就有详细的编码记忆的原理、方法和练习,感兴趣的可以参考学习学习。
如果单纯使用图像来记忆,工作量会非常庞大。因此在记忆的时候,需要结合各种方法来统筹规划,灵活的运用,这样才可以实现轻松记忆。

4、“容易记的”先开始,心情、效率最好
记忆也是一样,满满的材料堆在眼前,只怕连想去记的心情都难以产生。无论哪一个学科,一定有些看起来会比较容易记得住的内容。以数学来说,像是之前做过相似的题型,或是英文单字里音节较少的单字,找出这类容易掌握的素材,从这些先开始记忆。记住这些容易记的材料,之后顺势就能简单地突破其他障碍。
另外,即使只是从众多材料里选出好记的材料,在不知不觉间也会记下相当多的数量。到一定程度后回头看看,发现“已经记这么多了啊!”就会有种负担减轻的感觉,更能继续努力下去。抱着“还有这么多要记啊!”或“已经记这么多了啊!”的心情来记忆,两者间的效率肯定有很大差别。
第3个回答  2018-01-04
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
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