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的言,语,文,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言。①<动>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②<名>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③<名>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④<名>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⑤<名>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助>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言瑞】守信之言。
【言重】出言慎重。
语。


①<动>谈论;说话。《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②<名>话;言论。《琵琶行》:“又闻此语重唧唧。”
③<名>谚语;俗语。《左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齿寒。’”

<动>告诉。《为学》:“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次】谈话之间。
文。
wén
①<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②<形>华美;有文彩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
③<名>文章。《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④<名>文字。《游褒禅山记》:“独其文犹可识。”
⑤<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⑥<动>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⑦<名>文化;文教。《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⑧<量>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文。《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文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
⑨<动>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成语有“文过饰非”。
⑩<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
求采纳QAQ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08
“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