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去世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笃处于弥留之际,大都是情依依、意连连,思念儿女,牵挂亲人。这时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儿女在接到此类电、信之后,都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望乡哭奔,力争与亲人生见一面。一时见不上,不但老人不会瞑目,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还会被人们指为不孝。有时说来也巧,一旦儿女进门,老人就“撒手归天”一了。因此,儿女守护着父母去世,叫做“送终”。

在这个时候,老人当着众人面吩咐一些身后事,如“掌柜的”谁当、事业的继承、则产的处理、账债的往来、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等,俗叫“托家事”。对老人临终遗言,子女要一一应允,让老人放心,即使死后也不改其意。如果死者的所有子孙和亲人守着他死去,俗以为这是难得的“善终”。老人病危,儿孙还在忙自己的活,必然会遭众人的非议和亲邻的责骂。

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盥洗、整容。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一则死后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寿衣大都是及早准备好的。当地习俗,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取“功德润泽”后人之意。寿衣袖子讲长,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

 人刚咽气,赶紧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活着的人害怕灵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会点一盏灯,放在去世的人的尸体旁边(接下来解释古代的人会把去世的亲人的尸体放在家里的客厅里,而不是殡仪馆的停尸房;还有古代人点油灯,而不是电灯的问题)。活着的人害怕灯熄灭了,而使去世的亲人找不到家,于是他们就彻夜坐在停放尸体的房间,保证那盏指路灯是一直燃烧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21
家中老人去世的讲究有:
1. 老人寿衣忌过紧,过紧容易压迫心脏,引起老人心脏不适或休克。
2. 老人忌食牛肉,牛肉是至阳之品,老人多体内阴虚,最好不要吃。
3. 老人忌食辛竦之物,因为辛竦刺激内脏,容易引发疾病。
4. 老人忌食年糕,因为其质粘,难消化,消化力弱的老人多食易消化不良。
5. 老人忌饮烈性酒,因其刺激性大,容易诱发疾病。
6. 老人睡觉起床前要咳嗽数声,以清痰浊之气。
7. 老人忌食邪味之物,如小蒜、狗肉、驴肉、獐肉、雁肉等。
8. 老人忌饮高浓度酒,否则容易诱发疾病。
9. 老人除正常用餐外,还应多吃黄花菜、萝卜等下气之物。
10. 老人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11. 老人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舒适,衣服要宽松柔软,裤子要宽松下坠。
12. 老人要定时洗澡换衣,衣服要常晾晒消毒。
13. 老人睡前要用热水洗脚,睡要睡木板床。
14. 老人忌远行,因为远行容易劳顿,损伤内脏。
15. 老人忌大笑,因为大笑容易宣泄内脏之气,引起不适。
16. 老人忌骂人,因为骂人容易伤人肝火,引起不适。
17. 老人忌触秽物,因为触秽物容易伤身。
18. 老人忌忧郁,因为忧郁容易伤神。
19. 老人忌抬重物,因为抬重物容易伤身。
20. 老人忌讳把烟蒂随意丢在房间或厕所内。
21. 老人去世时亲友参加丧礼的服饰要避免色彩鲜艳或花俏。
22. 老人去世时亲友参加丧礼的服饰要避免携带玉佩、彩带、串珠等饰物。
23. 老人的遗体不能敲打或脚踏。
24. 老人的遗体不能暴露或面对门窗。
25. 老人的遗体不能接触冰块或冰水。
26. 老人的遗体不能照相或描画。
27. 老人的遗体不能直接用电风扇或空调吹拂。
28. 老人的遗体不能直接触碰或靠近火源或高温场所。
29. 老人的遗体不能放置于床下或桌下。
30. 老人的遗体不能放置于客厅或厨房。
31. 老人的遗体不能放置于潮湿或不通风的地方。
32. 老人的遗体不能放置于垃圾桶或厕所内。
33. 老人的遗体不能放置于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34. 老人的遗体不能放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1-10-07
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一至三日,冬春三至七日都可。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孝子出门报诉,身着孝服,手执丧棒,有一熟悉亡者亲属的人领着前去报诉,孝子每 到一家侧跪门边,等被请的人见面,孝子叩头后再离开。绝对不能进家门。
第4个回答  2020-11-09
一是要照顾好家人的情绪,兼顾来访宾客的接待,减轻长辈负担。二是熟知丧葬流程,协助长辈一起完成这个流程,让家中的老人安息。三是疏导咯爱人情绪,要学会坦然接受,开始慢慢接受,迎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