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已实施了三年的八项规定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如题所述

 时间回到整整三年前。那一年的12月4日,刚刚履新不足20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那时,它还只是一个篇幅不长的文件,而非中国政治领域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全面从严治党”的开山之作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展现出的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分析人士认为,十八大以后,“全面从严治党”是从抓作风开始的,而抓作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出台“八项规定”。
  “开山之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过去三年间,人们意识到,“八项规定”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不是一次走形式,而是许多改革的开始。
  自此以降,一系列抓作风的措施陆续出台。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教育实践等活动或措施相继开展,配合着震慑官场的反腐败浪潮,使得作风建设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威力。
  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3年初的表态,如今看来正逐步实现。从治标开始的“八项规定”,在过去三年间逐渐赢得民心、获得支持,并将一些好的做法与措施制度化。
  “官场的风气出现了根本的改变,旧习惯已经破除,新作风正在产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燕继荣教授认为,“八项规定”代表着我们党希望彻底消除潜规则的决心,而“八项规定”的持续发力,则证明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全力扭转风气。
  “不管你做什么,只要违反规定就要严肃处理,这个属于‘治标’;给你制定规则,必须怎么做,形成新规则,这个属于‘治本’。”燕继荣认为,尽管新的规则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形成,但苗头已经非常明显。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从“八项规定”开始,随着最近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继出台,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党风廉政、反腐防腐体制。
  竹立家告诉记者,过去许多官员观念里对三公消费、大吃大喝等不以为意,觉得这不算腐败,这些思想在“八项规定”等一系列严格措施出台之后,得到了很大改变。
  “人们意识到,贪污腐败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所以作为十八大以来第一个出台的关于作风问题的文件,‘八项规定’管的看上去是小事,实际对于观念的改变有着很大的作用。”竹立家认为,在这个基础上,才深入改变了许多官员的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31
“八项规定”的重要作用
“八项规定”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八项规定”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格,映射出中国未来施政动向。 规定直面时弊,内容具体而实在,是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是“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铮铮宣示,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和民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
(二)“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是新的条件下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求真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八项规定”明确了全体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任何一个执政党而言,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引领民风。规定告诉了全体党员干部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地方领导学习跟进,“犹如水之就下”,上行下效,这对端正党风进而优化政风、淳化民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八项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我们很多党员干部的腐败都和作风问题息息相关。规定旨在整饬党风和文风、会风,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将对从源头反腐起到很大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