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为什么不削藩来削减财政压力

如题所述

藩镇势力逐渐增大,实为一方割据势力。万一那样做,所有藩镇势力务必会联合起来造反。那时朝廷已是有心无力,不是中央所能制约的了。追问

明朝藩王的兵权和政权不是在成祖之后就没了吗,

追答

朱棣之后,也不可能把老祖宗的分封制全部废除。不然满朝文武谁支持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31
藩镇实力强大 ,有兵有粮尾大不掉
第2个回答  2016-04-01
明朝藩王的问题,历代明朝君臣们,也不是没有重视,许多有识之士也一直想尽办法,遏止其日益膨胀的危害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嘉靖年间的《宗藩条例》
嘉靖皇帝朱厚熜,即位于1521年,这时明朝的藩王制度,经过尽两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大负担。
这个负担多沉重,说几个当时的情况就知道:嘉靖七年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30万金,然而每年的财政支出,却高达241万金,占支出项目第一位的,就是宗室开支,占第二位的,美其名曰武职开支,就是供应藩王以下,诸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流的角色,全是为了养活这帮人。
而当时的藩王宗室,不但人口多,滥支国家财政的现象也更严重,向朝廷要赏赐,更常常狮子大开口。不但藩王要养,藩王下面的子弟们,乃至子弟的亲眷们,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属,都敢巧立名目要赏赐。按照户部尚书梁材的说法,明初的时候,如果养活一府的藩王,需要一万石粮食,那么现在同样的王府,就需要至少十三万石。梁材还发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百姓的税粮有限,藩王的繁衍无穷,这样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放在明朝政治下,官员如此指摘藩王,是需要勇气的。而且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人,就是以藩王身份入继皇位的,给这样一个背景的帝王说这事,可以说极其不给面子。但局势严峻,面子也不顾。嘉靖皇帝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命令群臣设法解决。
自此以后,明朝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管理规定,比如严格审查,发现冒名请赏的一律严办。此外还加强教育,给藩王们办学校,教育他们要为国分忧,勤俭节约。另外还有“均人役”,就是改革以往的免税政策,令藩王分摊部分国家税赋。这几样政策,确实也省了不少钱,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其实在这期间,最有效的办法,也有人提出来过,就是当时礼部尚书霍韬提出的“定子女”,内容是把藩王们的后代们,特别是旁支庶出的后代,尽可能编入民籍,允许他们参与士农工商活动,从此自食其力。如果照此实行,藩王资格门槛提升,增长幅度必然大为减少。但嘉靖皇帝思考半天,还是决定“从容审处”,毕竟牵涉十几万藩王的利益,不是小事。
一直到嘉靖皇帝晚年,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御史林润的奏折,再次震惊了朝野。在这封奏折里,林润不但揭露了恩养藩王开支巨大,国家难堪重负的严峻现实。更指出先前朝廷的各色规矩,都是小打小闹修补,如果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要出台一部根本法令,作为后世遵循的准则。即“以垂万世不易之规”。
这封奏折着实有效,嘉靖皇帝也明白,有些事必须要抓紧办了。随后经过多方讨论,终于在两年之后,由礼部尚书李春芳主持,出台了著名的《宗藩条例》,内容共六十七条,核心内容有二:1,严格限制藩王们的妻妾人数,娶老婆都要礼部审核。藩王子弟赐爵,更要有资格审查。2,对藩王的开支进行财政核算,削减大笔无用开支,更减少原定的固定工资数额。从那以后,藩王们从袭爵,赐田到日常开支,都有了严格的监管,挥霍无度的日子,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明朝中期,《宗藩条例》的作用也十分巨大,嘉靖身后的隆庆,万历年间,明王朝在藩王开支方面,也大大缩减,国库也日益充实,后来的“隆万中兴”,确有这方面原因。但这个著名的条例,还是难以治本,不但对于朝廷赐予藩王土地,没有规定限制,关键的“定子女”这条,也是毫不提及。藩王后代的寄生虫角色,依然丝毫未变。
而对于诸多藩王子弟来说,《宗藩条例》还带来一个恶果:藩王后代们请爵,封赐,都要礼部拍板,而且随着明朝财政日益拮据,礼部对此卡的也越发严。得不到名分的藩王,既没有国家养,更无法入民籍,自食其力的工作,别说干不了,朝廷也不许干,就此没了活路。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好些藩王因为得不到名分,又不许出去工作,竟然活活饿死。
明朝或者说古代,宗族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明朝历代君臣想削弱,也不能随心所欲,一是考虑到以宗族拱卫皇室,二是明朝不少皇帝本身是藩王出身,三是考虑到皇族颜面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