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为什么败给了朱元璋的军队

如题所述

蒙古铁骑之所以当初不可一世,并非宋军、金军战斗力不强,主要还是宋朝廷和金朝廷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所致。

比如南宋,襄阳保卫战、四川保卫战这样的战例足以证明宋军战斗力不弱,最起码自保不成问题,但是遇到贾似道这样的当政者,军队不败简直没天理了。

同样,蒙古铁骑的衰败首先是元朝廷的腐败,元顺帝整天忙着和喇嘛们去搞什么天魔舞、秘法了,哪顾得上军国大事,提拔上来的将领要么忙着捞钱,要么忙着内斗,根本顾不上去作战,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

看元史就知道,整个一部元史,尤其是忽必烈之后的元朝诸帝的历史,就是一部血腥内斗史,换皇帝比换衣服还快,几乎没有皇帝能善终的,蒙古贵族之间更是几天一小打,几年一大打。

元末义军兴起时,义军在南方互相明争,元军在北方互相暗斗,等南方义军掐架完了,只剩最终的胜利者朱元璋脱颖而出了,北方的元军还没有掐完架,这样的蒙古铁骑怎么会有战斗力。

扩展资料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5]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蒙古铁骑之所以当初不可一世,并非宋军、金军战斗力不强,主要还是宋朝廷和金朝廷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所致。比如南宋,襄阳保卫战、四川保卫战这样的战例足以证明宋军战斗力不弱,最起码自保不成问题,但是遇到贾似道这样的当政者,军队不败简直没天理了。

同样,蒙古铁骑的衰败首先是元朝廷的腐败,元顺帝整天忙着和喇嘛们去搞什么天魔舞、秘法了,哪顾得上军国大事,提拔上来的将领要么忙着捞钱,要么忙着内斗,根本顾不上去作战,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

看元史就知道,整个一部元史,尤其是忽必烈之后的元朝诸帝的历史,就是一部血腥内斗史,换皇帝比换衣服还快,几乎没有皇帝能善终的,蒙古贵族之间更是几天一小打,几年一大打。元末义军兴起时,义军在南方互相明争,元军在北方互相暗斗,等南方义军掐架完了,只剩最终的胜利者朱元璋脱颖而出了,北方的元军还没有掐完架,这样的蒙古铁骑怎么会有战斗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30
大元后期,统治者变本加厉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在泰定二年(1325)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大元统治阶级内部却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因此加速了大元灭亡的进程。至正十年(1350),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次年(1351),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元朝攻城图。而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寿辉起义。至此揭开了大元灭亡的序幕。元政府则派兵镇压各地红巾军,由丞相脱脱亲自督战攻徐州起义军芝麻李部,一度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率军围攻高邮起义军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至正十六年(1356)到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图干铁木耳北遁,明廷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 北迁的大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政权对峙,史称“北元”。1370年,元惠宗在上都(今会宁)病逝。
元朝灭亡
明洪武元年(1368,元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徐达率军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北逃至上都,后逃到应昌,并多次组织反抗,失败后在应昌去世。在明军的继续追击下,元廷逃离中原,最终来到漠北,与明军对峙。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的结果影响巨大,乌萨哈汗脱古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也速迭尔(阿里不哥后裔)缢杀。从此以后,自忽必烈传下来的成吉思汗的嫡系黄金家族对元政权的控制开始崩溃,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自立。 洪武三十一年(1399),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尔吉斯部首领鬼力赤,否认脱古思帖木儿之子额勒伯克的宗主权,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1402)被鬼力赤杀死,大元去国号灭亡,改称鞑靼。

你可以看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783.htm?fr=ala0_1_1

比较全
第3个回答  2013-08-17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蒙古铁骑之所以当初不可一世,并非宋军、金军战斗力不强,主要还是宋朝廷和金朝廷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所致。比如南宋,襄阳保卫战、四川保卫战这样的战例足以证明宋军战斗力不弱,最起码自保不成问题,但是遇到贾似道这样的当政者,军队不败简直没天理了。

同样,蒙古铁骑的衰败首先是元朝廷的腐败,元顺帝整天忙着和喇嘛们去搞什么天魔舞、秘法了,哪顾得上军国大事,提拔上来的将领要么忙着捞钱,要么忙着内斗,根本顾不上去作战,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

看元史就知道,整个一部元史,尤其是忽必烈之后的元朝诸帝的历史,就是一部血腥内斗史,换皇帝比换衣服还快,几乎没有皇帝能善终的,蒙古贵族之间更是几天一小打,几年一大打。元末义军兴起时,义军在南方互相明争,元军在北方互相暗斗,等南方义军掐架完了,只剩最终的胜利者朱元璋脱颖而出了,北方的元军还没有掐完架,这样的蒙古铁骑怎么会有战斗力?!
第4个回答  2010-08-30
元朝末年的政府已经很腐败了,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不能同成吉思汗忽必烈那会儿比了,而且蒙古骑兵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冲击力强,想让他们守江山是没什么谱的。最重要的是那时造反的不止朱元璋一个,农民起义军有数十路,朱元璋又不是最露头的那个,蒙古人就那么多,被陈友谅之流耗得差不多了自然打不过朱元璋。强烈建议看看《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本,比我在这说的明白多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