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做t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简称“t+0”,在有底仓有资金的情况下,即日作出买卖。以达到摊低成本的效果,简称:做t。

拓展资料

做t有两种方式:正t和倒t。

1.先买,再卖,叫正t:价格低时买入股票,待股价回升后,再将底仓的股票卖出,达到t+0的效果。

2.先卖,再买,叫倒t:高开的时候先卖出股票,待股价回落后,再用资金将股票买回,同时是达到t+0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04
我国的股票交易是t+1制度,就是买入股票不能在当日卖出。因此很多为了差价就有了做t的说法。做t也就是"t+0",买入一只股票,第二天的时候振幅较大,在低位再买入股票,等拉高之后卖出。原来买入的可保留不动,这样子就可以获取利润并且降低成本。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04
G开头的股票是指2005年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为了区分已经股改和未股改的股票而在原来的股票名称前面加的识别字母,在2007年后由于大部分股票已完成行股权分置改革,就恢复正常的名称了。
G就是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