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下雨和现代下雨称呼不同,古代把下雨称之为什么?

如题所述

没有别称,就是称为下雨。

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

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


扩展资料:

雨的形成主要是依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

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

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

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就会成为人们常见的雨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下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3
雨作~
雨来~
下雨~
……
古人最常用的还是“下雨”。
现代人在“封资修”的诱导下,
总是自作多情地认为,古人极原始不太会说话。
其实不然,
我们所看到的“古语”,大都是古人修纂出来的文学作品。
有如鲁迅先生那样的作品,并非就是那个时代通常人所说的话~
……
黄土高原人吃饺子可能会说:
“拿醋嘟琉来~!”
换成山东人可能是:
“老板,给点忌讳吃~!”
同吃黄河水,上游人的高八度,到了下游的末端就降低了八度~
……
汉语普通话并非都是有道理的。
在北方通常把“阿”读作“e”,极少读作“a”~
而在江南,则通通都是“a”,这与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口语发音很类似~
汉语普通话把“俺”读作“an”~
但在大多数方言中都是读作“nan”~
当编导们在剧中引用方言用普通话强调“俺”时,总是让观众感觉特别扭,远远不是方言那么流畅~
……
如此种种,充分说明了普通话语言下的方言误区。
普通话仅是热河地区方言,面对着全国各地的方言,它的比重并不太大~
十里同乡不同语,古语并非不是现代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8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听雨》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清平乐》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小雨纤纤风细细--朱服《渔家傲》
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第3个回答  2019-12-07
不同的雨量称呼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古诗词中对雨的描述。沥:点滴的雨。
霖:不停的雨。
雪:凝固的雨。
溦:细小的雨。
霪:久下的雨。
霈:盛大的雨。
梅雨:黄梅季下的雨。
甘霖:久旱而下的雨。
第4个回答  2019-10-03
1、雨的别称:
霖、跳珠、甘霖、嘉澍、膏泽、玄液、玄泽、灵泽、龙润、水潦、清露、奇水、滂沱、霡霖、廉纤、夜春、银竹。
2、时雨: 甘霖、嘉澍、甘雨、膏雨。
3、久雨: 苦雨、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