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歌是爱国古诗么?

如题所述

1.二十四节气歌不是爱国古诗。爱国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就是把自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用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诗歌题材。而二十四节气是智慧的中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相邻两个节气间隔15度,每15度为一个节气。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这两种诗表达的意思和感情完全不同。

2.爱国诗和二十四节气歌各举一个例子:

(1)爱国诗:《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不是爱国古诗。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季节变迁以及指导农事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1

24节气歌不属于爱国古诗。《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已有多种版本,各地都有传唱。

歌曲简介:客家人绝大部分都是以耕田为生,尤其种水稻,已经成为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二十四气节也是每个种田的人必然知道一件事情,这首歌曲也让没有种过田的朋友知道这二十四气节里面,每一个气节农民都在干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8

24节气歌不属于爱国古诗。《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已有多种版本,各地都有传唱。

歌曲简介:客家人绝大部分都是以耕田为生,尤其种水稻,已经成为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二十四气节也是每个种田的人必然知道一件事情,这首歌曲也让没有种过田的朋友知道这二十四气节里面,每一个气节农民都在干什么。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23
24节气歌不属于爱国古诗。24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古代历法中24节气变化而编写的诗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