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工作汇报

如题所述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实现师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首要前提。这样的认识在三小领导班子中已经形成共识。三年来,学校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校长一把手工程来抓,校长直接参与规划制定,直接参与活动组织,把教师的发展当作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师个人发展意识越来越强,“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对于三小人来说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内化成了工作中的标准。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学校制订了《第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规划》,在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中,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谋划,尤其在建校初期制定的《学校发展三年规划》中作为重点部分进行表述,确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方法。我们的要求是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主动发展的愿望,都拥有自己的专业认识,都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都感受良好的职业幸福,逐步建立起和谐的团队关系和团队文化。
为确保各项目标的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实行层级负责制。校长和主管校长职责明确,有效履行领导、指导、监督责任。按照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确定了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
二、创新模式,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1年10月,学校开始参与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改革行动。2012年7月,学校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三专”是新教育实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模式,指的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学校以“三专”模式为依托,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教师只有对阅读有持续的热情,才不会停下自己业务思考的脚步。学校明确提出了“1234”读书要求,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读1本教育教学专著,不少于2篇读书感悟,参加不少于3次各层面读书活动,不少于4000字读书摘抄。同时开展共读活动,三年来,我们共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薛瑞平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管建刚的《一线教师》等。每一本书的阅读都是一次心灵丰富的旅程,教师的专业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找到了与教育名家“心有戚戚焉”的沟通。
有人说“且思且行”的状态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好的状态。专业写作是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观察、记录与反思。学校鼓励教师用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留住自己的教育记忆。目前学校50岁以下教师全部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罗耕萍、冷雪、杨晓梅、刘旭颖等一大批老师坚持每周写博客。记录有收获,有反思,有感动,这样的记录让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目标,让日常工作更有条理。我作为校长也记录自己的管理经验,业务思考,已经坚持了七年,积累了六十余万字的教育博文。学校每月都开展优秀随笔的评比,举行颁奖仪式。刊发《幸福驿站》小报,发表教师优秀随笔。
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基于教研组、学科组或是其他形式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成立了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小组,开发儿童绘本课“儿童读写绘”研究小组,他们充分利用专业共同体进行阅读交流,探讨教学得失,研究教学方法,分享收获幸福。为促进教师阅读,21位青年教师成立了“松竹书社”,开展读书沙龙,交流阅读的收获,用更宽松的要求,更高效的活动,“寻找尺码相同的人”,让大家互相温暖着、鼓励着共同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是经过讨论,经过实践适合我们教师现状的有效的研修方式。这样的研修方式有活力,有动力,有魅力,吸引教师参加,活动收效明显。
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一段辛苦修炼的旅程,在这段旅途中,我们的行进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停滞,有磕绊,有困惑,也有焦虑。对于三小的教师来说,任务重,压力大,活动多,只靠上班的八小时很难挤出大块的读书和写作时间。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所以我们的教师逐渐养成在生活的缝隙里读写的习惯,逐步实现专业发展,让我们的教室朝向完美。从知到行,从理念到实践,这期间的距离其实很远。如何把阅读的感悟和收获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
三、丰富活动,有效载体,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教学理念。学校本着开放办学的思路,不断加强对外的学习与交流。学校总是多方争取、尽最大力量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石家庄新教育桥西开放周”、“海门新教育开放周”、“四川金堂新教育开放周”等活动,连续三年参加新教育年会,聆听专家的报告,感受教育最前线的声音。定期举办校内培训,主讲人为学校领导、学科教学骨干,培训做到主题化、系列化。
加强课题研究。目前我校申报国家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1项,全国教育学会课题2项,省教育学会课题6项。老师们把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不仅仅完成课题,而且用课题的理念指导学校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强教研组建设。在工作中我们深深的体会,教研组建设的好,这个教研组有关的一个面的工作就完成的好,他们甚至能超越学校的工作要求和理念。我们认真组织每次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明确分工跟踪教研。学校规定每周每个教研组有一个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统一到阅览室,雷打不动。依托教研组推荐,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武,掀起了一股“教学的狂欢”。组织校内优秀教研组评比,对教研组进行全面考核。每学年末,我们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对优秀教研组、榜样教师、最具成长力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增强团队凝聚力。如今,以理念新,工作实的罗耕平老师为代表的四年级组、以团队意识强,执行力坚决的张瑞莲老师为代表的六年级组、以高起点、痴迷童书阅读的刘维娜老师为代表的二年级组、以年长不服老的邵素红老师、慢工出细活的马爱敏老师为代表的三年级组、以敢打硬仗,形成了工作加兄弟般感情的体育组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势,能够自主发展,自我加压,形成了团队特色。
四、分层培养、有效管理,构建多元化教师团队
中层团队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中层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校长办学理念的实现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提升中层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每周一八点的中层例会雷打不动,会上每位中层根据主管分工汇报一周工作安排,提前计划、认真部署,确保工作高效开展。为提升中层管理能力,在中层会的结束部分增加了培训环节,主讲人由每位中层轮流担任,主讲内容涉及到学校管理理论、方法、案例和读书心得等。在学习与实践中,中层队伍不断转变意识,变管理者为合作者、服务者,不断实现工作创新,不断优化和升华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执行力。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骨干教师不单单是荣誉的获得者,更多的是发挥辐射作用。一是选用骨干教师担任学科教研组长,带领学科组成员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区级骨干教师郭桂红任高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她与组内的七名教师一起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各课型的授课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地尝试。二是安排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张瑞莲、冷雪、胡丹等骨干教师为全体教师上了示范课,骨干教师的教学理论、经验、智慧,给广大教师以思考和启迪。三是举办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杨兴瑞等老教师的经验交流,是年轻老师汲取营养的最佳途径之一。四是开展骨干教师送课活动。杨景川、张晓玲、王月等老师分别到韩兴庄小学和上徐小学送课,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的合作与交流。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3年学校新分入19名新教师,为了让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并且踏上职业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有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一是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的引导青年教师认识到职业的幸福感,以看到学生的成长为自己的骄傲。一年中,学校分别召开了两次青年教师专项总结会,通过“视频回忆”的形式,感受自己成长的历程。这样的形式,教师得到的是力量和鼓舞。二是组织青年教师专项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青年教师专项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参与感和竞争感。学校在第一学期末组织新入职教师过关课活动,在第二学期末组织了综合素养比赛,通过讲课、说课、粉笔字和才艺展示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学习,锤炼自己的业务。从两个学期的活动来看,效果明显,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有新入职教师在省市区业务评比中获奖。三是为青年教师提供可以学习的“身边的英雄”。每个教师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专业偶像”,或者是教育家,或者是名师。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身边寻找“专业偶像”似乎更能解决问题。氛围好的年级组,青年教师成长的很快,心理相容,可以产生很好的交流,同时老教师的精神和业务让青年教师尊敬,并不断学习。这样的”专业偶像”会对新入职教师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为青年教师组织“薪火相传,师徒结对”活动,不断强化师傅的角色意识,师徒捆绑在一起,形成合力,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
教育家是自由的。三年来,由于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关注,教师队伍素质获得了快速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与课程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多名老师守住自己的学生,守住自己的教室,开发属于自己的“师本课程”。王宏伟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张瑞莲老师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魏志新老师学生德育金龟子城堡,罗耕平老师的阅读银行,冷雪老师的童话剧课程,李丽骎老师的童书阅读课程,罗双老师的写字课程,赵雪老师的特色作业等初见成效。
近一年来,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效果日趋明显。学校德育处被评为全区优秀技术攻关团队,高年级语文组被评为全市优秀教研组。陈利主任在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杨景川老师在省体育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罗耕萍老师在省师德征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刘芳老师的音乐视频课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朱明影老师在省微课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刘维娜老师阅读指导课《夏洛的网》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佟海超、胡丹、张瑞莲在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上做示范课。由教学、德育两处室牵头组织和申报的创新案例《一年级入学课程》获市级一等奖。佟海超、胡丹、张瑞莲在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上做示范课。施慧平、曹阳、冷雪连续三年在全市班主任素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王志鹏、罗耕萍、冷雪先后在《河北教育》、《当代教育家》等重点期刊发表多篇文章。邵素红、郭桂红两位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罗耕萍老师被评为省级模范教师,并代表市参加全省优秀教师座谈会。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罗耕萍老师作为班主任的“小毛虫班”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教室”提名奖。
教师队伍建设带动了全校整体工作的进步,教师素养得到提升,课堂改革效果显著,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