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重点、常用字词解释。多点的,不要那一点点。谢谢了,各位

如题所述

《烛之武退秦师》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

⑦jué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8.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9.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10.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11.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荆轲刺秦王》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十分。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 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 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 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 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动词,解送,读jiè。

解元 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è。

4.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曲罢曾教善才服 动词,使,让,jiāo。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名词,教化。读jiào。

十三教汝织 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āo。

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 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鸿门宴》

1.军

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               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

急击勿失:                 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             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             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名词,碰撞。

3.内

毋内诸候:            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             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             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                名词,内心,心里。

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           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              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                动词,及、比得上

《兰亭集序》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赤壁赋》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

3.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5) 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

(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游褒禅山记》

1.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寡人之于国也》

1.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名词,数目、数量)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

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

3.发

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

《劝学》

1. 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隔绝)

③ 以为妙绝 (《口技》)(极点)

④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横渡)

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断绝)

2. 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强健、强壮 )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有余、略多)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

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强盛)

3. 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借助、利用)

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假装)

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

4. 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远看)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盼望、希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

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 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听见)

②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见闻、见识)

③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 )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上级听见 )

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声望、声名 )

⑥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名、出名)  

⑦ 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过秦论》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规模

2.亡

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失去

③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既、已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4.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快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⑥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利润

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胜利

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有利于

《师说》

1 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负

①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使

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3.引

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4.幸

① 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③ 则幸得脱(侥幸) 

5.以

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凭借)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相当于“而” )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

《苏武传》

1.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3.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4.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张衡传》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归去来兮辞》

1.行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 为吾子之将行也    《肴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   (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

①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

chéng   

①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 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    《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肴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 执策而临之         《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滕王阁序》

1. 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动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   副词,最。

2. 胜:

①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形容词,尽、完。

3. 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    副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    副词,尽。

③穷且益坚       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    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形容词,穷困。

4. 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     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    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   动词,释放、放弃。

《逍遥游》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陈情表》

1.以

① 臣以险衅                    连词,因为

② 猥以微贱                    介词,凭借

③ 臣具以表闻                  介词,用

④ 谨拜表以闻                  连词,表目的

⑤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用

⑥ 臣以供养无主                连词,因为  

2.于

① 急于星火                    介词,比

②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向

3.之

① 外无期工强近之亲            助词,的

② 臣之进退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少

① 少多疾病                    年岁小

② 解鞍少驻初程                稍稍

③ 少仕伪朝                    年青时

④ 一时多少豪杰                多少

追问

你有什么网站没?

追答

目前还没有发现,本人总结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