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出自唐代慧能法师的《菩提偈》,原文如下:

《菩提偈》

作者:惠能  朝代:唐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对照: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扩展资料

《菩提偈》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8

分析如下:

意思: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1、《菩提偈》全文翻译: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2、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

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扩展资料:

词语出处

1、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2、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4

"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慧能的意思"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扩展资料:

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对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万物都是终须败坏的。

所以是虚妄的,不是永恒的,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五祖的意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着,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出自六祖的《坛经》。
"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 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注释: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②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③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明镜是明净之镜的缩写。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则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镜。台:指实物之镜。
第4个回答  2014-06-25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