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了7种无效合同

如题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七种无效合同情形:
1. 主体不适格的合同:合同当事人若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自始无效。
2.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若存在欺诈、胁迫等不真实情况,合同无效。
3. 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
4.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无效。
5.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6. 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合同中的免责条款造成对方人身损害或者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该免责条款无效。
7.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
1. 返还财产:合同当事人应当将已接受对方财产返还,财产不能返还或无必要返还时,应折价补偿。
2. 折价补偿:在财产不能返还或无必要返还时,应按财产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方式进行补偿。
3. 赔偿损失:合同无效由一方或双方过错造成对方损失时,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