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警惕共情心理学过度?

如题所述

在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就是“共情”,“共情”有助于推动咨询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

然而,世间万物过犹则不及,“共情”也不一定总能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积极影响,过度卷入他人痛苦,超过了自己心理承受的阈限,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就会影响自我的健康,甚至破坏社交关系,和利他人际互动的善意初心南辕北辙。所以,我们的确需要学会去共情,但也需要警惕“过度共情”。

“共情”的心理学以及
“过度共情”的原因

(一)共情的心理学定义与共情的价值

“共情”一词起源于心理学人本主义创始者罗杰斯,其认为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共情”这种技能。

罗杰斯先生曾经这么描述“共情能力”:“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能,在罗杰斯等心理学家的推崇下,“共情”便广泛的运用到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中,也的确对“来访者”的心理治愈起到了正向推动。

近些年来,“共情”已不限于是一种心理咨询技能,而是被视为一种社交能力。人作为社会性物种,共情有助于个体理解和共享他人的感受,会共情之人面对人际矛盾会有比较好的表现,研究表明,个体的共情水平与其亲社会性成正比,与攻击性成反比,所以,共情对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我们为何会在产生“过度共情”心理

我们虽然明白“共情”对人际交往的诸多好处,但“过度共情”却往往会适得其反,“过度共情”是指因长期暴露在共情压力下,在身体和情感上感到疲惫和功能障碍。

人之所以会产生“过度共情”,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我心理接受能力阈限,给自己设定超出自己共情能力的目标。

就如同一个人暴饮暴食后会生理紊乱,长时间伏案工作会引发肩颈劳损,我们对于他人情感和经历的认知能力也是有“天花板”的,当你由于他人情绪的共振而明显体验自我的焦虑、抑郁,对正常社会机能造成影响和不适的时候,你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度共情”了。

“过度共情”易对当事者身心
造成许多消极影响

(一)“过度共情”者易产生“替代性创伤”,耗损身心机能

“替代性创伤”是“过度共情”后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创伤,最初是指专业心理治疗者,因长期接触患者,受到了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而出现了类似病症的现象。哪怕我们未曾亲身经历,但从对方的描述中,我们对他人经历进行过度的“角色带入”,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相似的创伤反应。而“过度共情”不仅仅会带来共情者的心理障碍,也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共情”会激活人大脑的情绪反应中心即杏仁核,此时大脑的前额叶皮层,需要用理智抑制共情导致的杏仁核活动。而长期的进行过度共情,会激活杏仁核的抽动和习惯性抑制,损害免疫系统,继而降低我们对慢性病的抵抗力。

(二)“共情滥用”对当事双方有会极大风险,削弱人格独立

共情事实上是一把双刃剑,若被滥用或者被利用,其内在危险就会暴露。

“过度共情”容易使得“共情者”对“共情者”产生过强的心理依赖,忽视自我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逃避现实责任、而也会有少部分“被共情者”,会出于想和“共情者”产生更亲密的情感羁绊的个人私欲,利用共情不断夸大渲染自己的悲情过往,来“共情者”获得关注和付出,以此建立不健康不对等关系。

“过度共情”的“共情者”往往低估对方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会不自觉扛起原本应该属于他人的责任,在不断降低对自我感受关注的情况下‘共情者’会忽视自我人格,造成巨大心理内耗。“过度共情”会降低“共情者”的情绪感知力,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疲倦,严重者会开始自我封闭,抗拒社交。

如何避免“过度共情”,
以下建议也许会有帮助

(一)觉察自我心态波动,进行情绪归因

过度共情”就仿佛陷“共情者”入“被共情者”表达的苦海中溺水挣扎,难以让自己回归理智。然而,共情指的是仿佛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共情者”需知晓,哪怕我们在体会他人之感,我们依旧不是对方,情感会被卷入的同时,也需有从他人痛苦中抽离的心理准备。

有时,“共情者”就会把自己关于人生的感触投射到“被共情者”身上,这种“过度共情”便会使得共情变质为“移情”。所以,在和他人共情之时,要给自己留出“心理空间”,让自己有精力去关注自我的状态,当发现自己已经难以承担,就需要提醒自己先暂停共情,全面的分析,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客观归因,减缓心理压力。

(二)建立适度的社交“边界感”,懂得共情适度

没有“边界感”的社交给双方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极大,缺乏边界感的共情者在明知道自己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也很难拒绝,缓解他人心理痛苦的前提,是不过度伤害自己,我们需要自己建立属于自己共情边界,当意识到自己非常不适的时候,界限被打破的时候,懂得叫停懂得拒绝,可以尝试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活动比如看电影、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适度共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共情,并且鼓励被共情者尝试挖掘自我成长的潜能,让其懂得担当,才能实现助人目的我们要明白,我们很难百分之百的为他人的情绪买单,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没有人能够“越俎代庖”。

(三)避免陷入极端偏执,及时进行科学心理干预

共情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需要我们的人脑进行调节的,频繁的共情、过度的共情会对我们的脑情绪中枢损伤,所以,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共情,而是要懂得有选择性的进行共情,避免陷入共情疲劳的困境中,破坏自我社交功能,当我们发现自己过度共情严重,就要正视自己已经受到的创伤,可以尝试寻求科学心理援助,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缓解由于过度共情带来的压力,关爱自我心理健康。

亲爱的朋友,爱他人之前,我们需要善待自己,陷入“过度共情”疲劳的之中,成为消极情绪的附庸,迷失了“自我”的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真正的助人呢?

诚然,我们都是感性的,人对外界情感感知与捕捉能力本身就比较敏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感同身受”这种说法,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他人是我们情绪的倾诉对象,而我们也可能他人情绪的承载者,可我们都不过是凡夫俗子,“共情”的真谛是“如同”体验自般去他人的内心,而这“如同”永远不能变成“就是”。学会“适度共情”,我们才能够将共情的正向力量发挥到最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