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学校特色课程?

如题所述

通过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求、满足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特色课程开发,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科研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提升;使教师在特色课程建设中不断获得发展,增加其幸福感,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时,力争在人生规划类课程、衍生类课程、班本课程开发方面有所突破,编制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校特色课程学生用书。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层面积累经验,促使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特色课程学校。
社会的逐步转型促使人们对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育目标观、教学价值观、课程观的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这些思考和定位,逐步影响和引发了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乃至学校教育的进一步转型,从知识本位,走向以人为本,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命成长需求。为此,基础教育必须强调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立,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教育必须直面每一个生命,提高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命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必须为学生生命成长、终身发展和幸福提供诸多可能。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课程模式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初中阶段的课程弹性空间还不够,可选择性还很差。然而,人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需求广泛经验的获得,一方面兴趣与需求又因不断的生长而渐次分化。因此,课程也必须供给新的可选科目,务使每个学生均各得其所,各展所长,适应个人与社会的需求。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课程的开发还远没有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也是很难出现特色化,个性化学校的主要原因。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开发,丰富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使课程可选择性增强,提供个别差异性课程,促成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特质的发展。
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框架下,通过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求。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有别于统一的国家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属于以校为本的个别差异课程范畴。从学生的个别差异角度考虑,学校应该提供符合个人需要的多样化课程,个别差异是课程多样化的根源,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提供的就是多样化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意义还在于进一步将教师、学生、班级生活、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学校活动、传统文化、学生生活、乡土文化等纳入到课程开发的视野,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