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是哪几天?

如题所述

每年的3月21或22日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9月23日前后是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春分节气特征: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秋分节气特征:

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而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

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昼夜均分”的意思。春分是春天昼夜均分的一天。秋分是秋天昼夜均分的一天。春分(spring (vernal)
equinox和秋分(autumnal equinox)。spring (vernal) 和 autumnal
是两个定语,是春季的和秋季的意思。

equinox是赤道。与定语合起来是表示春天太阳走到赤道了,秋天太阳走到赤道了。根本没有春天开始和秋天开始的意思。比如可以说:“spring
holiday”,“autumm holiday"表示春假和秋假。并不表示春季和秋季的开始。如果要表示春季的开始或秋季的开始,要用“the
beginning of spring”,和“the beginning of autumn”这样的说法。

西方天文学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黄道四点(0°、
90°、180°、270°)看作四季的分点。表面看起来很直观,四个黄经90°区域分别占直角坐标分割单位圆的四个象限的弧。

可惜这样的分区,每区的太阳赤纬不能满足上面说的科学分划的充分必要条件。只要看一、二两区的太阳赤纬范围完全一样,三、四两区的太阳赤纬完全一样,就能明白,这样的划分法作为四季划分是不合理的。太阳赤纬不能作为区分区域的天文特征。

很容易用数学证明以315°、45°、135°、225°为分点的划分法是唯一满足科学划分充分必要条件的划分法。这样划分的四区域的中点正好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即二分二至是天文四季的中点。这就是二分二至的真正天文意义。它们是四季的中点,而不是起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5-16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674.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2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公历3月20-22日交节。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03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第4个回答  2018-10-10
每年的3月21或22日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9月23日前后是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春分节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