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我们与在校生活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首先,目标导向有了彻底的改变。工作之后,没有人再逼迫你,所以,以分数为纲的传统的学习导向有了彻底的改变,工作,明显来讲,是以工资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它具体体现了你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工作涉及的方面要比单纯的上学要多得多,需要体现你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记忆以及灵活的理解;
其次,自控力方面的改变。学生时代,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都会逼迫你刻苦的进行学习,只要不是特别的叛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认真学习的,只不过付出的程度不同,明确的目标,单一的学习途径,其实一下子就简单了好多;而工作来讲,很多时候需要你自己去协调,去理解,去脚踏实地的落实,目标虽然还是很明确,但途径和方法却是多样的,而之前在校园里学的所有的技能,似乎在这一方面都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原有的套路来解决现在遇到的实际问题,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可想而知了……
第三,知道与做到的区别。学习知识,主要靠的还是理解以及记忆的能力,很少涉及动手能力,更别说沟通协调以及交流能力了……但是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仅仅是理解了,还远远不够,甚至还只是刚刚开始,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大到甚至无法想象。写到这里,或许这也是自己长期以来的症结所在。知道了就一定会做到吗?做到了就等于做好了吗?做好了就等于有意义,有收获吗?所有的这些统统都是否定的……王阳明心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知行合一”,古之人的洞见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警示。即使在理解到这一层面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依然不能够做到,因为这中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第四,每个人都是有惯性的,都想按照自己既定的意愿进行生活,这就导致了改变的不易。可以说,人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自己,这句话一点儿也不过分。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悲剧,都源自于自己,源于自己的固执,不肯变通。在明白一个道理之后,究竟能不能够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就要看这个人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克服自己的惯性,在自己的身上做出改变了……而且,这种改变注定是痛苦的,看不到即时回报的,所以很容易就会前功尽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嚷着要减肥,而真正能够减下来不反弹的却屈指可数的原因了……
第五,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人虽然是这个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但恰恰是这个最高级,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很多行为的发展。人最可怕的一个地方,在于无论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语,都能够给自己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正是这个理由,让人能够心安理得的去做自己认为的所有的事情,还不用在乎别人的想法。那些遗弃父母却说因为父母没有给自己快乐童年的;那些明明自己迟到晚点却还归咎于堵车的;那些自己不主动进步却还说环境不好,没有给自己机会的,等等,仔细一想,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这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典型的体现。
第六,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其实和真实的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学校里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彼此之间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大家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又纯粹;但到了社会,却要远远复杂的多了……生存的压力会压垮一部分人,竞争的残酷又会让另一部分人有所变化,突然之间那种纯粹的关系变得复杂和诡异。既是同事又是竞争,领导让你做事情可能并不是处于真心,或许还有另外隐藏的秘密;一个看似是机会的选择往往是别人精心设好的局……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学校不同于社会,进入社会,你还需要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原来在学校的那些规律已经不适用于社会,需要你在工作、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的进行探索。在这中间,有很多的陷阱,很多的盲区,需要你用心智的感受和行动的坚持去克服,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行动比感受更加重要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