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花翎爵位等级

如题所述

清朝时期,贵族的地位备受尊崇,其中以花翎爵位等级尤为引人注目。如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降清后,被赐予汉军镶黄旗,他以靖海侯之职请求获准佩戴花翎,康熙帝特许其请求,这种恩宠在当时极为罕见。乾隆帝时,不仅亲贵大臣可以佩戴,军功显著者亦可享有此殊荣,如傅恒、福康安等七人被赐予三眼花翎,约二十人获双眼花翎,显示了朝廷对功臣的厚待。


清朝爵位体系中,亲王、郡王和贝勒起初不佩戴花翎,但乾隆年间,因内大臣等职位的兼任,他们开始佩戴三眼花翎。道光帝时期,赏赐花翎范围扩大,功臣不论出身,只要对国家有贡献,皆可得此荣誉。然而,鸦片战争后,国库紧张,甚至出现了通过捐纳获得花翎的现象,价格不菲。官员的顶戴花翎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反映其品级,如一品红宝石,二品珊瑚等,犯法者将被剥夺花翎,象征职务解除。


电视剧中常出现的清朝官员顶戴,其翎子设计与历史不符,真正的花翎是蓝翎中嵌孔雀毛,按功绩赏赐单眼、双眼或三眼。清朝补服和补子的制作严格遵循尺寸和图案规定,由江南三织造精制,官服上的禽兽纹样则用于区分等级,如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始采用动物纹样作为官位标志。清朝补服的形制和纹样都有显著变化,如明代补子绣于袍上,而清代则用于褂,颜色和装饰也更为丰富。


补子作为官职的象征,其工艺价值和历史意义极高,随着官职变化而变化,且受到朝廷严格控制。官服上的补子图案,文官以飞禽,武官以走兽,而皇亲贵族则有特殊的五爪金龙纹。圆补和方补分别对应不同的官阶,如今,补子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扩展资料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