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项目如何降本增效?

如题所述

探索储能电站的成本版图


储能经济的微妙变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储能电站的投资环境显得尤为复杂。投资回报周期漫长,高额的初始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让储能项目显得尤为考验。然而,2023年,曙光初现,储能成本的下降趋势显著,中标单价从先前的1.4-1.6元/Wh,下滑至令人振奋的0.85元/Wh,这一转变预示着行业进入了成本优化的新阶段。


在技术路线层面,锂电池和液流电池的成本不断降低,锂电池如宁德时代,以其技术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变革。而液流电池,如全钒液流电池和铁铬液流储能,也在寻求更为经济的解决方案。具体到企业的成本表现,南网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成本估计在2.3-2.5元/瓦时,尽管如此,他们的商业模式创新,如采用5%内部收益率的电价机制,通过市场化收益,包括租赁、调峰和辅助服务,使得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上半年,抽水蓄能、调峰水电和新型储能的毛利率分别达到了52.04%、56.10%和26.78%,显示出市场对于储能技术的高增长潜力。


然而,锂矿价格的波动对储能材料企业的利润影响显著。年初,宁德时代与车企的合作曾试图通过“锂矿返利”计划推动价格下降,但碳酸锂价格从高位的17万元/吨下跌至17万元/吨,业内预测2023年甚至可能降至10万元/吨。这无疑为储能材料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也对业绩带来了挑战。


2月的高价锂矿拍卖结果令人意外,新疆志特新材料公司因未能达成交易而被取消资格,这反映出锂矿市场热度的降温。碳酸锂期货期权市场的表现也未达预期,这场价格战的最终赢家还需市场的进一步评判。


总的来说,尽管成本下降带来希望,储能电站的商业模式创新和锂矿市场的不确定性共同塑造着行业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我们期待储能电站的经济性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