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有几篇文章

如题所述

《中国人的精神》是“学贯中西,精通九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清末民初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国学的中国第一人”的辜鸿铭先生几篇长文组编而成的一本不到150页的小册子,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第一次出版。作为一本作品选集,《中国人的精神》由序言《良民的信仰》、《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女性》、《中国的语言》、《约翰.史密斯在中国》《一个伟大的汉学家》、《中国学(一)》、《中国学(二)》和附录《乌合之众崇拜教或战争及其出路》九篇文章组成。把所选篇目与书名联系在一起可以发现,《中国人的精神》一文是本书的核心,其他的篇什带有附加的性质。

据实而言,通读整本书,由于辜鸿铭先生是以渊博的学识谈论相关的话题,这种高屋建瓴般的散谈尽管带有专业性,但更多把视角投向寻常生活,以睿智的眼光审视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正是这样,这本薄书呈现出的不是专业性的高大上,而是生活化的人间烟火味。把阳春白雪般的话题用下里巴人的方式进行探讨,这本身就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下嫁。不针对具体的文章内容探讨,单就几篇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所关注的重点。不论是主体性的篇目,还是次要性的文章,它们无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的精神世界。这种探讨不是共时性的,而是历时性的,即按照时间的轴线,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文化传承、思想信仰等为探究问题的主要内容,再适度旁及影响的相关因素。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让读者对中国人的精神沿革史有了清晰的认识。而透过外在的形态变化,自然会引发人们对诱发这种变革的深层次原因的思考。当然,辜先生对中国人精神世界沿革史的探索,不是建立在物质的层面,而是从精神、思想和文化的高度进行剖析。这种分析不是浅尝辄止式的,而是切中肯綮的。

图片
图片
宏观上认识了整本书写作的风格和价值取向,这为走进每一篇文章,理解文章所分析阐述的问题创造了条件。要真正理解辜先生写作相关文章的良苦用心,只有进入每一篇文章的内部,真正识得文章的意旨才不负辜先生的苦心孤诣。虽然辜先生讨论的话题看上去是抽象的,但是先生在行文时不是板起脸孔进行纯理性的说道理,而是用如叙家常的方式娓娓道来,把深奥的道理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这样阅读起来就轻松简易得多了。不过,这种把高雅进行通俗化的处理,并没有消解文章深刻的思想性和浓重的理趣,对不同话题的阐述除了生活化的用语,还适时用充满哲理的语句点省,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作品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像序言《良民的信仰》一文,“良民”和“信仰”两个词已经限定文章讨论话题的内容,也把作者的思想倾向蕴涵其中。“所有的文明都始于对自然的征服”、“自然的物质力量能够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远远比不上人的激情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利用自然力量来维持文明秩序最终则导致军国主义”、“为了防备犯罪分子和残暴之徒,之每个国家和这个世界上,一直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质力量或警察力量或军国主义”......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文字,我们简单地可以知道,在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相处时,将要处理各种关系。不管是物质的东西,还是精神的内容,围绕“人”的存在、生活与发展是核心的内容。不论是道德的行为约束,还是信仰的自我规范,亦或是法律的应该制约,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人的“道德的信仰”或“宗教的信仰”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西方的所谓的功利性十足的信仰是不同的。正是如此,“良民”的鲜明印记才特别突出。

图片
不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还是个体国民,信仰决定走向,更决定行为,这样才外显出一种精神风貌。《中国人的精神》一文是这本书的主体,是“一篇在北京东方社宣读的论文”。既然是论文,除了带有鲜明的学术性,更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众所周知,论文是针对社会生活与学术研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的专业性论述。除了学术的性质,更要有实用性。而论文的选题不是局限在象牙塔之中,而是以现实生活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被公众给予高度关注点的社会热点话题。辜先生的这篇论文是站在学术的高度审视“中国人的精神”,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国人精神世界的寻幽探密,自古以来无数的先贤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而辜先生理论的角度是:“中国人的精神是指中国人的生存精神,也就是中国人心灵、性情、感情综合体,它赋予国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本性,尤其是对于现代欧洲人和美国人而言。”由此可见,辜先生在论及中国人精神时,不是封闭单线式的,而是选取比较点,并用历时性的眼光加以审视的。在辜先生看来,“真正的中国人内心没有野蛮、凶恶或者残暴,真正的中国人是被驯化了动物”,中国人骨髓里流淌的是“温良”的热血,这种品性“跟被阉割了的、伤心欲绝的人是不一样的,是不冷酷无情、尖酸刻薄、粗野鄙俗或者暴戾恣睢,也没有任何使人不快的地方,带有一种从容、冷静、练达之气”。中国人之所以具备这种秉性,源于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的滋养和径流不息的文化的涵润。其中,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儒家思想的涵养浸润。如前文所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西方信仰的是耶稣基督,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信仰,是把儒家思想作为规范行为的准则。由之,西方人的信仰是个人宗教式的,而中国人的信仰则是国家层面的。

图片
不同的信仰投注不同的价值,外化于行动时就表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因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君子之法”成为中国人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的“法典”。“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当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时,“中国人就具有了同情的力量,过着充满感情和友爱的生活”。而“由于中国人的人生是一种精神追求,所以,中国人的语言也是一种精神语言”。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表征形式,其独特的特点和意蕴决定其具其他民族语言无法相比的特质。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汉语言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难习得和精通的,因为他们“不变成孩子,绝不可能学会”。对一个国民来说,言与行折射出他们的修为与涵养。真正的中国人在处理各种关系,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不是故步自封和迂腐木讷,而是展现出彬彬有礼、谦谦君子之范。对中国人来说,初民时期的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的浸润与规范,养成了张弛有度、不温不火的品性。这种品性相较于西方实利主义影响下培植的思想品行具有了“童稚与孩提”的特色。——“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一个成熟理智的民族,它至今依然过着一种孩童般纯真的精神生活;真正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具有孩童般的精神世界的理智成熟的人。”

图片

当然,中国人的精神本来就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一本著作就可以探讨清楚的。而一篇论文对该问题的论述,也只是从自我学术立场的角度对其进行自我性的探究。辜先生对中国人的精神问题的阐述,除了从传统经典和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的角度展开,也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自我思考。而“中国人的精神”本身就饱含丰富的意蕴,指涉的内容丰富多样,品读辜先生的文章除了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了解与认识,也能够打开一个思考问题的窗口。对自我精神的认知,除了外显的言行举止,还应该与内隐的思想文化的涵润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获得的认知才不至于偏颇,才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