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学家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如题所述

《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 读书摘抄感悟
初次知道李雪是在一次微课上,我听到她说她的痛苦以及如何从痛苦中解脱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微课末她推荐了自己的书,我就买来看了。
薄薄的不到200页的书,印证了了我以前的好多观念也颠覆了一些我的观念。整本书都在诉说着她的最基本的观点: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并从多方面阐述我们要爱孩子如他所是,而不是如我们所愿。
在婴儿初期,没有婴儿,只有母婴关系。李雪从客体关系心理学出发认为是母婴关系决定了这个婴儿长大后的生命底色。婴儿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的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换抱。无所不能”。当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回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再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如果婴儿在最初的体验里体验到自己的“无所不能”,他以后的生命底色将是温暖多彩的,反之则将是孤独灰暗的。
基于以上的如何陪婴儿度过“全能自恋”期,从而顺利成功“主客体分化”的理解,以下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方法都是有损婴儿生命底色的做法。例如:哭声免疫法、哭声控制法、定点定时哺育、睡眠训练、延迟满足等。这些做法会让婴儿的“全能自恋”的心理基础严重受损,为以后的心里问题埋下了隐患。
在孩子得到了爱与自由以后,可能表现得更加不懂事,或者更加依赖,更像一个婴儿,这就是退行。退行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表明孩子过去受过的创伤正在疗愈。对此父母无需焦虑,恰恰证明此时父母给与了爱与自由,孩子开始相信爱了,才敢将创伤释放出来。父母应该继续给予爱与自由,让创伤彻底疗愈。例如,一个孩子在6个月大的时候离开了父母,可能回到父母身边时已经2岁了,但是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来不走路了,让父母抱,好像是更娇气了,这个时候父母应当按照6个月大的婴儿一样来对待孩子,而不是把他当成2岁的孩子。当孩子的创伤疗好了,自己就自然又恢复到2岁大的孩子的样子了。其实,这就是亲密关系的一种修复。很多问题都由亲密关系出问题而出现,问题若想得到解决,一定是反过来重修亲密关系,而不可能绕过这一层。
损害亲密关系的一种做法,也是我们很多家长都很很难注意到的一点就是评判。我们评判孩子不懂事,评判孩子调皮,评判孩子害羞,评判孩子浪费,评判孩子不体谅父母,评判孩子不努力,评判孩子不认真,评判孩子没有耐心,评判孩子不专注,评判孩子挑食,评判孩子… 我们缺乏一种放下评判,全然看见的能力。李雪在她的博客上讲了一个她如何放下对妹妹评判的例子:妹妹放暑假来她这里,她给了妹妹一把钱,让妹妹想买什么零食就自己去买。妹妹从楼下面包店里买了面包,因为面包没有防腐剂,只能放三天,可是三天期限到了,面包还放在那里原封未动。李雪第一想法是,得教育妹妹不能浪费。可是转念注意到了自己对妹妹的评判,如果今天评判了妹妹,就给妹妹灌输了一种浪费可耻的观念,然后妹妹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当有一天自己的丈夫或者孩子也买错了东西,或者不小心浪费时,妹妹因为有这种浪费可耻的观念也来评判老公或者孩子,就有可能跟老公或者孩子发生冲突,生后就有可能不幸福。所以,反过来,李雪是这么做的,只是客观的把事实告诉妹妹面包没有防腐剂,保质期只有三天,三天没有吃就过期了。妹妹说知道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面包放过三天的事情。反而是她自己后来有次竟然买了面包放那里忘记吃了。妹妹也只是很客观的提醒了一下姐姐。
其实,上面这个例子也很好的说明了,亲子关系决定了孩子的一切关系,或者更确切的应该说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包含了所有跟孩子与能够亲密接触的人的关系,不仅仅指父母。如果不是姐姐的没有评判,妹妹后面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就是另外一种面貌呈现。仔细想来,我们现在之所以这么待人接物,皆可以在我们原来的亲密关系中找到影子。所以,当我们觉察到我们的某种观念、行为会给我们自己或者别人带来痛苦或者麻烦时,正是我们回观自己,疗愈自己的一个最好的时机。
李雪主张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多一种规则就给孩子的无限可能多了一道枷锁。这点我还不能完全领悟,看来我也不能免除焦虑,我也会想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会不会被惯坏?但是我能理解这样的做法,如果去超市限制只可以买一样东西,他未来在面对多个商机时就会无意识地搞砸一些,最终只能抓住一个。父母若是对金钱没有匮乏感,在能力范围之内全然满足孩子,孩子未来和金钱的关系自然轻松丰盛;父母若是经济不允许,可以诚实的告诉孩子:“这次去超市,我只愿意给你花20块钱。这是妈妈的事,而不是你只配花20元。”
李雪这样说:那些笃信“就是不能满足孩子所有欲望”的父母,他们写入孩子潜意识的信念会指挥孩子未来就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能和条件很好的人结婚,人生愿望总是不能顺利实现。因为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从小潜意识已经相信自己不配过上各方面都满意的人生。失败者不是物质社会造成的,而是潜意识创造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不合理欲求”,所有的欲求都如它所是的在那个当下真实存在。这个真的需要慢慢去体会,估计也会各界说法不一,但是我现在确实偏向李雪的说法。这种说法体现着自由,如果你想做什么,总有个人跳出来说你这样不行,你会愤怒自己没有自由。对于孩子的所谓的“不合理欲求”,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